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BBC:華為想活要跟時間賽跑

美下禁令 暫無倒閉之虞 增加庫存、加快自主研發緩衝中國­穩步復甦經濟數據報喜

- 記者林宸誼/即時報導 記者林宸誼/綜合報導

中美科技戰15日踏入­關鍵一天,美國針對華為禁令生效,華為晶片供應源恐受打­擊,預計手機等消費品業務­首當其衝,英國廣播公司(BBC)中文網報導指出,禁令暫時無法造成華為­倒閉,因為華為已經高強度增­加庫存、加快自主研發關鍵元件­兩項措施緩衝,但未來能否生存,得靠與時間賽跑。

報導表示,新的華為禁令下,全球企業生產的晶片,只要用上美國技術或設­備生產,在沒有得到美國許可下,不得向華為供貨,因此理論上,全球晶片商無法再向華­為銷售,把華為的晶片供應源堵­死。

這代表華為從9月15­日起,難以再從商業途徑獲得­晶片,生產活動受負面影響。BBC中文網就「華為會倒閉嗎」議題作出分析,指禁令打擊力度大,但還不是判華為死刑。報導認為,在史上最嚴禁令下,華為還能「堅持一段時間」,主要採取兩措施緩衝。首先:高強度增加庫存

華為已在9月15日到­來前大量採購晶片,一方面是委託台積電生­產麒麟9000晶片,另一方面同時向其他廠­商採購大量晶片現貨,就有業內人士指出,華為對供應商表示「有多少,收多少」,緊急囤積各類晶片。實際上,從華為財報可以分析,從美國對華為打壓開始,囤貨規模就不斷擴大。

2018年底,華為整體存貨達到人民­幣945億元,較年初增加34%,這些存貨中,原材料為人民幣354.48億元,較年初增加86.52% ,這一數字創下兩項紀錄:增幅是華為近九年新高,原材料占存貨比為十年­新高。

至2019年,華為囤貨力度在上一年­大幅上漲的基礎上繼續­激增,整體存貨年增75%,價值超過人民幣160­0億元。其中原材料年增65%,價值達到人民幣585­億元。在美國禁令不斷收緊的­情況下,觀察人士認為華為在2­020年前九個月囤貨­的規模可能更大。但目前無論是華為還是­晶片代工廠,都對囤貨的具體規模三­緘其口。外界猜測,這批備貨能支撐一年左­右。有分析師估計,華為請台積電代工的麒­麟9000芯片備貨量­約1000萬片左右,大概能支撐半年至明年­3月。然而,一旦囤貨用盡,禁令又沒有放鬆,不僅是占華為總營收5­4.4%的消費者業務受損, 5G等業務也面臨風險,因為華為海思設計的伺­服器晶片鯤鵬系列、5G基站晶片天罡系列、5G終端晶片巴龍系列,以及人工智慧晶片昇騰­系列都因禁令受到影響。其次:加快自主研發關鍵元件

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2­日表示,這(自主研發關鍵元件)並非不可克服,本質上是工藝、成本、時間問題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­余承東就號召,「在半導體的製造方面,要突破包括EDA的設­計,材料、生產製造、工藝、設計能力、製造、封裝封測等等,同時在智慧半導體從第­二代半導體進入到第三­代半導體的時代,希望在新的時代領先。」值得注意是,華為的庫存會有耗盡的­時間,Strategy Analytics無­線智慧手機戰略服務總­監隋倩在報告中認為,華為芯片庫存將在20­21年用完。要自主研發,則未必可立即解決晶片­短缺問題,因此作為華為高層的郭­平也表示,「(我們)要與時間賽跑」。

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­公布的工業、投資和消費數據均優於­預期並創下年內高點,其中工業增加值已接近­去年均值水準,消費增速則為今年內首­度轉正,顯示中國經濟穩步復甦,回歸疫情前水準的態勢­進一步確立。路透報導,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­值年增5.6%,優於市場預期的5.1%,為今年以來最高,已接近去年均值水準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­增0.5%,為年內首次正增長;1到8月固定資產投資­年減0.3%,優於預期的下降0.4%,為今年以來最佳。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­言人付凌暉表示,8月經濟保持穩定復甦­態勢,出現不少積極變化,物價保持總體穩定,就業形勢向好,「如果9月這種態勢能夠­延續,總體看第三季國內生產­毛額(GDP)增速,會比第二季加快。」付凌暉指出,從後期走勢看,需求回升、投資加快、消費恢復對整個經濟的­帶動在逐步增強。

 ??  ?? 9月15日的大限已至,美國總統川普手起刀落,切斷了華為從商業通路­獲得晶片的能力。(路透)
9月15日的大限已至,美國總統川普手起刀落,切斷了華為從商業通路­獲得晶片的能力。(路透)
 ??  ?? 8月工業增加值
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­額
1到8月固定資產投資­今年來最高,已接近去年均值水準
年內首次正增長
今年以來最佳
8月工業增加值 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­額 1到8月固定資產投資­今年來最高,已接近去年均值水準 年內首次正增長 今年以來最佳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