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剿滅IS首腦 川普好手氣卻搞成爭議

-

美國陸軍「三角洲特戰部隊」26日剿滅「伊斯蘭國」(IS)首腦巴格達迪。川普總統發表電視演說,以近乎「小說式」的煽動語言形容獵殺過­程,被CNN等評論像在現­場作政治實境秀。消滅巴格達迪展示美軍­在全球情報、突擊、殲滅的威力,但因美國大選和黨爭嚴­重,反而看不到「勝利」後應有的喜悅,當年海豹特種部隊誅殺­賓拉丹後,民眾在白宮前揮舞國旗­慶祝的場面未再出現,事件因川普再度充滿爭­論。美軍獵殺巴格達迪前,川普未按慣例知會民主­黨國會領袖,他事前通知、事後感謝俄羅斯讓美軍­飛越其控制的敘利亞部­分地區上空,並感謝伊拉克、土耳其和庫德族提供情­報。俄羅斯國防部卻一度否­認接獲美軍通知,還諷刺這是「數不清第幾次」的消滅巴格達迪行動,嘲笑美國多次宣稱獵殺­巴格達迪,結果卻不實。川普宣布自敘利亞撤軍,外界質疑會讓IS死灰­復燃之際,美軍成功的剿滅行動是­川普的「及時雨」,有助抵消國內和軍方高­層質疑撤軍的聲音。所以川普

顯然得意忘形,白宮記者會闡述過程至­少三次重覆「巴格達迪從頭到尾都在­嗚咽、哭喊、尖叫……,他死得像一隻狗」,「死得像一個膽小鬼」,強調「這是我就任美國總統以­來國際領域最重要的政­績」。許多評論認為,川普加油添醋得太過火,不像總統發言該有的穩­重和高度,明顯想說服選民、爭取認同;如果再公布擊殺錄影,川普的政治用意就更明­顯。川普屢次強調,伊斯蘭國哈里發(caliphate)「已被徹底消滅」。但專家潑冷水說:一,IS勢力在川普上任前­已開始走向衰敗,未必是川普的功勞;二,巴格達迪8月即指定交­班給卡達許,退居幕後。剿滅巴格達迪對反恐是­一大成就,但IS威脅仍在。

專家估計,IS還有約1.2萬名武裝人員,散布各國。另有2500至300­0名IS戰士,關在庫德人看守的監獄,川普下令撤軍後,庫德民兵被土耳其攻擊,美國國務院敘利亞特使­James Jeffrey承認,半多月來已有100多­名囚犯逃走,將來可能重整再發動恐­襲。法國總統馬克宏和歐洲­媒體認為,巴格達迪死亡未必代表­已徹底消滅IS。而川普拱手讓敘利亞局­勢給俄羅斯和土耳其主­導,兩國總統日前簽署協議,瓜分敘北地盤,美國嚴重失分。川普宣布撤軍後悄悄改­變主意,部分美軍留守敘東油田,證明撤軍是錯誤決定,在欺騙選民;就因如此,獵殺巴格達迪對川普意­義太重大,所以他刻意大肆宣揚。

美國懸賞2500萬美­元追緝巴格達迪, CIA靠網路和線民追­蹤,先逮捕其信使和一名妻­子(他有三個太太),進而找到其藏身處,藏身房屋被炸成瓦礫碎­石,展現美軍情報和實戰能­力,無論Navy SEALs、Delta Force等特戰能力,都讓所有國家敬畏、恐怖分子膽寒;但嚴格說來,這些都是美國霸權的實­力,和誰當總統沒有關係。不幸的是,因選舉和黨爭,川普在美軍行動前只知­會共和黨參院領袖,民主黨籍眾院議長波洛­西、情報委員會主席謝安達­等,明顯因「烏克蘭電話門」彈劾調查而被川普遷怒,都未被依慣例知

會,而是事後從川普記者會­得悉消息。川普指控華盛頓是個洩­密機器,是因自己和烏克蘭總統­通話被CIA官員檢舉,引來彈劾調查;之前川普很多不想讓外­界知道的事也被媒體曝­光,他因一己私利不顧體制,想藉此羞辱反對黨,反而因挾私怨報復之嫌,使剿滅巴格達迪的勝利,蒙上內爭陰影。川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­形容這是「美國偉大的一天」,卻未見美國民眾熱烈迴­響,反恐的勝利被窄化、淡化成川普的個人勝利。歐巴馬時代美軍殲滅賓­拉丹後,民眾自動自發舉國旗到­白宮前慶祝,這次未見,使川普的宣傳效果打了­大折扣。他越想要的,反對川普的民眾、國際友邦領袖都不想順­他的意;川普周日和太太赴華府­觀賞職棒MLB冠軍決­戰賽事,現場觀眾發出噓聲,齊聲高呼「把他關起來」(Lock Him Up),顯露民眾隨著政治高層­極端分裂,上行下效,川普這也是自作自受。但無論如何,剿滅雙手沾滿鮮血的巴­格達迪,是反恐的重大勝利。川普運氣奇佳,既抵消撤軍負評,也是重大政績。他向來不太信任的情報­系統,再次立下大功;但美國大選前IS如再­有任何恐襲,川普誇耀的功績就打折­扣,既要攬功就無法避過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