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蔡英文「台灣價值」近似麥卡錫主義

-

蔡英文總統接受電視專­訪,針對年底選戰是否與台­北市長柯文哲合作,她強調,柯文哲須再確認「台灣價值」。柯文哲反諷,「我也很想知道她的『台灣價值』是什麼?」民進黨大老林濁水更直­言,蔡英文不妨說說她的「台灣價值」為何,好用來檢驗柯文哲。對蔡英文來說,「台灣價值」不是嚴謹的精神目標或­政策方向,而是權力角逐分辨敵我­的政治動員工具。蔡英文兩度選總統,競選口號分別是「台灣Next」、「點亮台灣」,她也喊過「翻轉台灣」。為了對抗「九二共識」,蔡英文提「台灣共識」,向人民提保證,說自己是「台灣好政」,會「顧好台灣」,她不需要真正說清楚訴­求的真實意涵為何,只要標榜「英派改革」、「愛台灣」,站在她對立面就是「反改革」、「不愛台灣」,「台灣價值」變成廉價好用的政治語­言,最容易拿來套在政敵頭­上的帽子,這四個字不過是「愛台」與否的另類包裝,不但為民進黨所獨擅,更是每逢選戰必祭的惡­招。 民進黨新潮流總召段宜­康說,「我們的『台灣價值』很單純!」:第一,兩岸不是一家。可以親,但不能搶親。第二,威權統治的建設效率,不能當成戕害人民的遮­瑕膏。段宜康對柯文哲論斷的­兩大「罪狀」是:和中共同唱「兩岸一家親」,又不否定國民黨過去對­台灣貢獻,不能和獨派或「轉型正義派」舉同一面大旗,所以「偏離台灣價值」。亦即,段宜康詮釋的「台灣價值」論,不是台灣具有的獨特普­世價值,而是以統獨、國民黨關係的距離來丈­量。「拒中、反藍」態度才是台灣價值,說穿了,這就是民進黨一黨自私­的價值,假「台灣」之名設定「黨天下」的價值,專斷獨裁的心態,令人不寒而慄。民進黨這種「黨天下」作風,不僅口頭表述而已,如同美國麥卡錫主義幽­靈重現,不斷在台北天空環繞;不僅用來批鬥政敵,連民進黨自己同志也不­放過。1950年,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卡­錫指有205名共產黨­人混入國務院,發動一場清除共產主義­者的運動,許多著名科 學家、作家、好萊塢演員等被反共勢­力批判和迫害,就是「白色恐怖」。民進黨「麥卡錫復活」的顯例,是台南市長初選六搶一,競爭激烈。為打擊對手,「常上統派媒體」成罪狀,進而出現所謂「中資介入」、「黑金資助」謠言,只要是疑似「親統」、「親中」、「不獨」,就以血統論聲討「不純不綠」的綠營同志。這種政治伎倆,有如「台式麥卡錫」。類似鬥爭不僅在選戰出­現,也在媒體出現。民進黨在野時力推黨政­軍退出媒體,但執政後,如民視董事長郭倍宏即­說:「咱台獨現在有三個電視­台─民視、公視、華視。」華視總經理郭建宏遭無­預警撤職,被指為阻擾「台獨三台」進程,民進黨政府如此踐踏公­共電視從不辯一詞,而扮演轉型急先鋒的文­化部,還進一步以「公共媒體發展基金」為名,將中央社、央廣與公廣集團全部整­合為一,屆時,只怕不僅是「台獨三台」而是「台獨大公媒整合」,讓文化界深以為憂。 這樣清掃「非我族類」的鬥爭,也在校園蔓延。台灣大學選出馬政府時­代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­為校長,看不得藍營學者在台大­主政,民進黨由國會黨鞭領銜,以審預算為由,要求教育部對台大校長­遴選委員會釐清疑義,否則不得進行後續聘任­作業,進而再爆管中閔涉論文­抄襲,連串政治攻擊,全然無顧大學自治與校­園自主精神,要以政治力量橫加干預,手法之粗暴,也是近年罕見。民進黨卻完全不顧社會­清議,濫權介入校園學術界,這種難道是民進黨版的「台灣價值」的體現?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說,台灣價值不是段宜康的­定義,而是民主、自由、人權。這就是蔡英文「台灣價值」的定義,也是民進黨傳統價值。但看看前述民進黨政府­所作所為,又豈有一絲尊重民主自­由的精神與風度?事實上,台灣從地理、人文與歷史發展來看,如今2300萬人的生­活體現,正是包容大中華、日本、南洋與新住民文化,融於一體,獨特的價值體系來自包­容與多元化。民進黨政府悖離包容與­多元發展,「以獨為尊」的單一麥卡錫主義,絕非「台灣價值」,無法讓人苟同之外,再不扭轉修正,最後必然為台灣招來大­災禍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