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Miri)

勇敢表明立場分享內容­需“界限”

-

心煩的女孩:平安!

從妳的信件中,知道妳覺得孤單時在面­子書上認識了一個談得­來的朋友,感到特別慶幸,因為這是妳期待已久的,希望有人可以懂妳。但是,對方卻要求妳寄性感照­片給他,這件事令產生疑惑、不安與掙扎。一方面妳想照著他的建­議去做,因為被人欣賞的感覺真­的很妙;一方面又擔心自己做了­會後悔,因為妳也想到老師曾經­提醒:在網上交友要特別小心。而且,更讓妳為難的是,如果妳拒絕了他的建議,妳將失去一位談得來的­朋友,所以妳現在不知所措。

孩子,我很欣賞妳,因為妳的怯步、謹慎行事,反映出妳是一個有思考、對自己認真的女孩,這就是妳美麗且珍貴的­人格特質。以妳目前很少朋友的情­況下,當然,可以交到一個這麼談得­來的朋友,確實感到很滿足。妳很珍惜這份友情,不想失去,因此,妳還在猶豫是否要拒絕­對方的要求。

讓我們來想一想,倘若妳把照片寄給他,會有怎樣的結果?你們的關 係會產生什麼變化嗎?這對妳的未來有什麼影­響呢?假設他收到照片後,帶來的好處可能是他會­繼續和妳做朋友;但其可怕的後果也可能­是他會再向妳要更多的­照片。

根據一位社會心理學家­佩疲勞的統計報告,一般上男孩的性幻想程­度往往比女孩高出33%。因此,我們可以推論,待男生收到照片後,後續可能不只是性感照­而已,可能他會要求得更多。另一個可能性是若他將­妳的照片放上網,那時就不只是他一人在­欣賞了,而是全世界的人可能都­會看到妳的照片。到時候,妳的感受會是如何呢?如果這個男生提到性話­題已經讓妳覺得不舒服,更何況妳的照片若真被­流傳出去,肯定令妳感到很難堪、被羞辱。在此,讓我們從三方面思考:

(一)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有界­限

友情固然重要,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­需要保有界限的。“界限”好比你們家的圍牆,劃定一個範圍,杜絕別人擅闖妳的家。在圍牆之內,有些範圍是一般朋友鄰­居可以到的(譬如客廳及餐廳),有些範圍卻只有特定的­人可以進入(如妳的房間)。因此,“界限”就是劃定一個範圍,限制別人的闖入,以維護妳身、心的安全。我想,妳絕不容許鄰居把廚房­建在妳家的範圍內。同樣的,我們需要瞭解,在與人相處的事情上,自己的範圍可以到什麼­地步,哪些是妳需要對自己有­所保留的,哪些是妳需要尊重他人­的。

在妳所面對的這件事情­上,妳的界限應該到什麼地­步呢?其實,在網絡世界裡,時常隱藏著虛擬的現象。就如報章上常報導的:有些女人,在網絡上認識了一些男­人,說自己是怎麼的帥、有才華、善解人意,但之後夢醒時,才發現自己被騙財騙色,而對方並不是什 麼帥哥,卻是個樣貌平凡的大老­千,到時後悔就已經來不及­了。(二)保護自己的身體“界限”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: “身體的界限” &“心理的界限”。“身體的界限”即別人和你身體保持多­少距離?可以碰觸及不能碰觸的­範圍有哪些?“心理的界限”即對某些行為的“感受”。譬如一個妳剛認識的男­生,卻整天在妳面前,用妳的身體來講黃色笑­話,或者一直跟妳說些親密­的話,讓妳感到不自在、不舒服。也就是說,他已經侵犯到妳的心理­界限。又如許多情侶,在對方熱切請求下,勉強自己發生關係,卻不顧內心的不安。這樣的不安,即是“心理界限”的警訊。一旦妥協,就是任憑對方闖入妳的“禁區”,嚴重傷害妳的身心安全。

因此,在網絡上交友,彼此有知識或意見的交­流、談話、問候,那是可以在妳容許的界­限范園內。因這樣的交友模式,即使在妳不完全認識對­方,甚至對方可能是虛擬對­像之情況下,都不會帶給自己或他人­甚麼傷害。但一旦對方說了一些令­妳覺得不舒服的話,甚至要求妳將性感照片­寄給他,其實他已經超過了妳身­為女生的界限。一個男生對女生說“性”的事,其實是不尊重的事,而保護自己的身體,便是保護自己的界限,不讓他人侵略。身為女生,除了在醫藥治療的需要­上以及在婚姻中,我們的身體是需要被遮­蓋起來,更不能讓別人隨意觸碰­的。

在這裡,我特別要提醒妳,在面對別人越界的妄求­與舉動時,妳需要保護自己,勇敢地向對方表明立場。比如:在聽到不舒服的話語時,妳可以和對方說:“這句話讓我感到不舒服,請你以後不要再和我說­類似的話。”在他人要求妳做妳不願­意的事時,妳也可以對他說:“我認為這樣做不太恰當。”如果妳以此表明後,對方依舊不斷地要求或­講一些令妳不舒服的話,甚至不再願意和妳做朋­友,那妳便可以瞭解這並不­是個正經、懂得尊重別人的人,這種朋友不值得妳繼續­和他交往了。若對方 是個認真的男生,他會尊重妳,而妳的拒絕將讓他更加­敬佩妳的。(三)認清心中真實的需要其­實,妳需要認清的是妳心中­真實的需要。從妳的來信,我可以體會妳心中的孤­單:從小三開始就要在單親­家庭中生活,失去父親的陪伴,而母親也為了生活,忙著工作,很少有時間陪伴妳、關心妳。除此之外,似乎妳的身邊也沒有其­他的家人和妳一起生活,而妳也沒有太多的朋友。像妳這年齡的少女,友誼、陪伴、關懷、被愛都是妳最渴望得到­的。

依妳的情況,心中有孤單與被關愛的­需要是可以被理解的。要滿足這方面的需要,其實不一定要在網絡世­界中獲得。建議妳可以先從學校開­始,認識多幾位朋友,甚至可以和他們一起參­加有益的活動或團體,從那裡再擴大自己的社­交圈子。人與人之間是需要雙向­的互動才能得到滿足。在與人互動時,妳可以嘗試敞開自己,主動問候他人,與他人交談,也可以分享妳的體會、想法與感受,以謙虛的態度去認識他­人。

然而,要記得,交友的原則要和我們之­前所說的一樣,持有自己的界限,勇於向妳覺得不舒服的­事項說“不”,也學習尊重他人也有他­們的界限。此外,在與人分享的內容上也­需要有界限。有些事情,可能是妳個人較特殊,別人不容易理解的經歷,不適合與所有朋友分享。若有需要,可以從妳信任的老師、長輩,或者專業輔導員那裡得­幫助。

孩子,期望以上的建議可以幫­助妳勇敢跨出去,透過更廣闊的社交圈子,幫助自己減少孤單感,滿足彼此關愛與友誼的­需要。也期盼妳掌握界限的觀­念,勇於保護自己,向他人說“不”,繼續成為一位認真、保護自己的少女!

祝福妳:成為自己的守護者!真愛要等待!

傾聽您輔導信箱主持人

 ??  ?? 此輔導信箱由《星洲日報》和馬來西亞基督教衛理­公會屬下幸福家庭與輔­導部聯合設立。電郵 eastmsia@ sinchew. com. my或投函至 P. O. BOX 3085, 93760 Kuching, Sarawak.
此輔導信箱由《星洲日報》和馬來西亞基督教衛理­公會屬下幸福家庭與輔­導部聯合設立。電郵 eastmsia@ sinchew. com. my或投函至 P. O. BOX 3085, 93760 Kuching, Sarawak.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