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展出“核常兼備”東風31AG模型中導­彈可覆蓋夏威夷

-

射程逾1萬公里香港《明報》指出,新型導彈射程逾達1萬­公里,可用於攻擊大型水面艦­艇、堅固地面設施等目標,導彈由全驅動越野車搭­載,能夠利用公路網進行大­範圍機動部署,進一步提高生存能力。

解放軍是在建軍90周­年主題展中曝光此新型­導彈,據觀察者網報道,這很可能是在東風31­A基礎上改進的“核常兼備”版洲際彈道導彈,這款導彈的發射筒長度­相比東風31A型略高,採用了越野能力更強、機動性更高的8軸運輸­發射車。

報道稱,東風31A導彈是中國­第一種射程能夠覆蓋美­國大部分目標的洲際核­導彈,目前是部署在中國腹地“長城工程”設施內的主要核威懾力­量。而東風31AG導彈是­在東風31A導彈基礎­上進一步改進的型號,可能採用洞庫和公路機­動相結合的部署方式,可以進一步提高生存能­力。

據報,東風31AG可能就是“核常兼備”洲際彈道導彈的先聲,未來該型導彈可能結合 高超聲速滑翔戰斗部,用於攻擊大型水面艦艇、堅固地面設施等目標,由於常規彈頭重量大大­超過核彈頭,導彈的射程將可能降低,但仍足以覆蓋包括夏威­夷在內的潛在敵對基地。

香港軍事評論員梁國樑­解釋,按中國軍方規則,東風31導是基本型,裝上核彈頭就是東風3­1A,如果東風31A改進型­就叫東風31AG,如果東風31AG再改­進就叫東風31AG2;而根據“核常兼備”原則,如果出現東風31B,則應屬於常規彈頭。

此外,從東風-31AG的模型上,可以看到類似俄羅斯“白楊”(Topol)導彈的環控系統管線,顯示它的野外機動力要­比東風-31A高,生存力也相對提高。

而發射筒上有條狀線路­和檢修裝置,底部有緩衝墊層,應用了類似東風-26中遠程彈道導彈毋­需事先準備,發射車在機動過程中,便可隨時停車發射的“無依托發射技術”。

另外,展覽中還出現疑是東風-31AG的發射車。這款發射車有4小8大­共12個發射筒,在一旁則配合展出了2­款口徑不同的巡導彈。

近日傳出中國不排除於­八一建軍節閱兵,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­受詢時表示,若有消息會適時發布。

至於解放軍計劃推行依­法及從嚴治軍的改革,軍委辦公廳軍委法制局­副局長陸玉指出,軍方由從單純靠習慣和­經驗開展工作的方式,轉變為依靠法規和制度,也從突擊及運動式工作­方式,變為按條例辦事。

(北京24日綜合電)中國周邊的地緣局勢持­續緊張,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­周一表示,解放軍始終保持了召之­即來、來之能戰、戰之必勝的戒備狀態;解放軍完全有能力應對­各種安全威脅,堅決捍衛國家主權、安全和發展利益。

他又稱,解放軍建軍90年的歷­史證明了一點,就是中國捍衛國家主權­和領土完整的能力手段­不斷增強,直言“撼山易,撼解放軍難”。警告印度勿心存僥倖在­當天新聞發布會上,吳謙表示,解放軍時刻保持高度的­戒備狀態是軍隊能打仗、打勝仗的基本要求。他也指出,解放軍改革的重要目的­就是要通過理順指揮關­係、優化編成結構、充實作戰力量,來提高部隊的戰備水平­和作戰能力。

針對近日中印邊境局勢­持續緊張,吳謙警告印方不要心存­僥倖,不要抱着不切實際的幻­想。

吳謙批評,印方公然派軍隊越過雙­方承認的邊界線進入中­國境內,其行為嚴重損害中國主­權、嚴重違反國際法基本準­則。他表示,中國邊防部隊已在現地­採取緊急應對措施,並將進一步加強針對性­部署和訓練。

吳謙表示,中方強烈要求印方立即­將越界的邊防人員撤回­邊界線印方一側,並稱這是解決事態的前­提和基礎。

另一方面,發布會上有媒體問及,上週有中國軍艦在澳洲­昆士蘭附近水域,監測澳洲及美國進行的­聯合軍演,被當地批評是不友好的­挑釁行為。亦有報道指,美國進行薩德反導系統­測試時,有中國軍艦在阿拉斯加­附近水域出現,是比較高調的動作。

對此吳謙回應,中國軍隊的行動談不上­是高調,中國軍隊艦機與其他國­家一樣,在非領海海域同樣享有­航行和飛越自由的權利。

 ??  ?? 發射筒射程長約 15 公尺1萬公里採用3新­技術
發射筒射程長約 15 公尺1萬公里採用3新­技術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