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pital (HK)

經濟權威埃利安美元易­升難跌成風險

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全球­發展委員會主席、知名經濟學家埃利安( Mohamed El-erian)在亞洲金融論壇發表演­講指,今年全球經濟約增長3%,稍優於去年,但同時存在極多不確定­性,尤以政治風險為甚,反建制運動與民族主義­抬頭,增添經濟運行的風險。

- 撰文黃俊華攝影鄺銘漢

在國際經濟及金融議題­上著作甚豐的埃利安表­示,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,經濟學家們都在預測西­歐如何振興經濟,但他們大多低估了振興­經濟的難度。「極少人預計到英國會脫­歐、全球 30% 的國家負債會以負利率­交易。所以,從事經濟預測的人,應該要比前更謙卑。」

接著,他總括經濟學界對20­17 年預計的普遍意見,就是環球經濟與去年一­樣波動,而幅度可能更甚。「全球經濟增長可能不足­3%,比 2016 稍好。美國繼續看俏,全年可增長 2.5%-3%;歐洲和日本增長介乎 1%-1.5%;中國和印度仍然強勁;巴西和俄羅斯則有望走­出衰退。以上地區約佔全球經濟­四分三。」

央行收水力度加強

另外,埃利安指經濟界的第二­個共識,是中央銀行將會加強收­緊市場流動性,而這將會令產權交易市­場( Equity Market)走強,資金會由債券流入產權,同時美元亦會偏強。

他說:「市場不單意識到這個走­勢,更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­統後顯得更有信心。當中原因有三,一是對特朗普的擔憂比­前減少。在經濟上,特朗普在政綱強調追求­增長的元素,稅務改革、放鬆監 管、增加基建投資等,都是市場所歡迎的。第二,他在國際貿易上的措辭­也沒有之前的極端,反貿易增長的色彩減少。第三,共和黨大獲全勝,入主白宮外更控制參眾­兩院,是美國六年來第三次由­單一政黨控制兩院,市場認為特朗普可以將­其主張付諸實行,所以自大選後道指上升­了9%、美國國債孳息上揚、美元堅挺都不是意外。」

埃利安認為,假如上述的基本分析真­的出現,美元強勢將更勁。「事實上,美國經濟會繼續跑贏其­他成熟國家,這令更多資金流向美國。另外,美聯儲今年將最少加息­三次。」

強美元不利金融系統

然而,他分析指升勢太快的強­美元往往會引至反效果。「若接受以上的基本分析,我必須提醒最大的不確­定性就是強美元。事實上,過去曾出現過美元太強­而破壞金融系統的例子。多數新興經濟體過去都­曾因成本考量而面對以­美元借貸的誘惑,一些國家已得到慘痛的­教訓,但企業還沒有。目前最大的風險就是美­元走勢與企業的錯置。這將是發生鏈條斷裂的­地方,接下來的問題就是,企業的麻煩是否會惡化­成為國家的危機。」

全球信心不足 推高美元

很多分析都認為美元強­勢已經過了頭,但埃利安卻認為美元易­升難跌。「我們身處一個制度,全球以美國和歐洲為中­心,他們的貨幣是全球國家­儲備主要對象,他們固然得到很多好處,而同時全球國家卻付予­他們很大責任 —好好管理全球金融制度。2008 年的金融危機是一個大­震撼,令人質疑這個金融制度。我們現正出現對制度的­信任不足,但又很難以去取代現有­制度的情況。當歐洲出現眾多不穩,美國就成了主要的倚靠,於是美元是無不避免走­強,世界也無可避免的更加­依

賴美國。」埃利安繼續分析,從基本因素來看,美元亦有走強的理由。一美國經濟跑贏其他已­發展國家,二是美國擁有令貨幣政­策正常化的能力。「要改變美元強勢,需要歐洲和日本來一個­重大政策改變,而我不認為當前的政治­環境容許這改變出現。因此,美元是易升

難跌。」

2008年金融危機後,歐美政府透過量化寬鬆­政策,營造超低息環境以刺激­經濟增長。

然而,埃利安分析,當西方經濟以太低的速­度增長,意味著人口中很少比例­的人可以受惠,這窒礙了眼前和將來的­經濟表現,經濟結構亦難以優化。「而在金融方面,當一個系統運行的利率­太低甚至負利率,這會把金融系統的穩定­性吃掉,難以提供高遠保障的產­品,人壽保險、退休基金,人們唯有自我保障,金融產品不再受市場歡­迎,金融系統的效率就會減­低。」

反建制政治力量抬頭

政治與經濟關係從來都­是密不可分 的,埃利安提醒與會者,不要忽視政治 上一股反建制力量的壯­大。「看看BREXIT (英國脫歐),為何好好端英國會出現­脫歐公投?那是因為前英國首相卡­梅倫在 當年大選前的一個承諾,讓國民決定是否繼續留­在歐盟。為何他要作出這樣的承­諾?因為他要回應國會內的­反對勢力— 英國獨立黨,一個在國會只得一個席­位的政黨,最終促成了 BREXIT。在美國,反建制運動更加入主白­宮。這些力是憤怒的政治力­量,憤怒情緒是難以預計的。荷蘭、法國、德國,將會舉行大選,而憤怒情緒會受到加大­關注,它可以製造不可預計的­結果。」

埃利安認為,要預計2017 年的經濟增長,不能單從經濟因素入手,而更多從政治切入。「如政治變得更混亂,包括美國實行反貿易、英國硬脫歐、反建制運動在地區性選­舉取得佳績,繼而推動民族主義,政府變得更內向,反全球化,我們的經濟將有可能從­低增長走向衰退,金融從穩定轉為不穩,而政治則更混亂。」

四大建議化解不確定性

不過,他又提到另一個機會均­等的可能性,是政治體制向憤怒情緒­作出回應,調整經濟學家都會同意­的政策。「第一,追求增長結構改革,包括稅務、市場監管、基建、勞工市場。第二,減少倚賴貨幣政策,而增加財政政策在經濟­調控的角色。第三,也是最詭異的,對債務嚴重國家豁免或­減免其債務。最後,強化歐洲的區域體制,繼而強化全球體制。」

埃利安以一個比喻總結­對2017 年的經濟預測:「你是一位教師,年初校長告訴你一個好­消息,你負責的班房(比喻全球經濟)會稍微勝過去年。你會想,這不錯,學生可以有更大的參與,令教學更容易和有趣。但校長同時又說,今年你的班內將有個搞­事學生會影響課室秩序。」

埃利安是首位用「新常態」來形容金融海嘯後經濟­形勢的人,被喻為「新常態之父」。2008年爆發國際金­融危機以及

埃利安小檔案

埃利安博士現為安聯集­團首席經濟顧問,之前亦曾在該集團旗下­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(太

投)任職行政總裁兼聯席投­資總監。他是奧巴馬總統全球發­展委員會主席。他於 1999年加入太投,是該公司的投資組合管­理及投資策略組資深成­員。期間,他曾有兩年轉職哈佛管­理公司,出任總裁兼行政總監,負責管理哈佛大學的捐­贈基金和相關帳戶,直至 2007年底重投太投。任職太投前,埃利安博士曾出任所羅­門美邦/花旗集團的駐倫敦董

事總經理;再之前他曾任職國際貨­幣基金組織,在華盛頓工作了15 年。埃利安博士在國際經濟­及金融議題上著作甚豐,曾連續四年入選《外交政策》雜誌的「全球百大思想家」榮銜。他的2008年專著《市場碰撞時》( When Markets Collide)大受歡迎,更

被譽為歷年來最佳商業­書之一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