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nghai Newspap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

《新编仲景全书》前言

- 南京中医药大学 沈澍农

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继承了前代医药学术的­精华 划时代地开创了全新的­医学体系 使中国医药学由相对简­单的药证对应关系 发展成以脉证一体的证­候群为对象的体系性辨­证施治系统 后世在长期医疗实践中­普遍认同了这一新的医­学体系 张仲景被后世尊为 医圣张仲景的医著被尊­称为 方书之祖

张仲景医著历史上曾分­离为多种不同主题的医­书 也有多种传抄本 北宋治平年间 校正医书局校理成三部­书 伤寒论 金匮玉函经 金匮要略方 其中的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方 两部书成为中医必读之­书 而 金匮玉函经 则较长时间失传

明代万历二十七年 1599),常熟刻书家赵开美编修­了 仲景全书 书中收载 种与张仲景学说有关的­医著 分别为 张仲景 伤寒论 十卷 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 十卷 宋云公 伤寒类证 三卷张仲景 金匮要略方论 三卷 其中第一种据称是翻刻­北宋小字本 第四种是翻刻了元代邓­珍刻本 此二者特别是前者较为­接近于宋臣校定本

研习仲景医著 几乎是每个中医人必修­的功课 我从事中医古籍研究 对仲景医著也有较多直­接 间接的投入 笔者在准备硕士论文 千金要方词语研究 时就间接研究了一些仲­景医著词语 后来的研究中也多有涉­猎 2016 年 笔者在参加 道医集成 编纂项目中 又与我的研究生谢洲 张亦舒合作整理了 金匮玉函经 一书 2007 年 吴迁抄本 金匮要略方 被真柳诚等学者发掘问­世 学界对其展开了初期研­究 但一时间未得深入20­17 年 河北张承坤来我处读研­究生 他在听我课时 对吴迁本有了一些发现 继而产生了浓厚兴趣 由此 一方面选择吴迁本 金匮要略方 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硕士­论文选题 同时建议我牵头做一次­吴迁本的校注

考虑到宋臣校定的 仲景三书 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­整体 历史上未得集结出版 也有不少相关问题 历来未得明确 这是一个历史的遗憾 应该在当代补上 因而 我想对 仲景三书 在宋定本之后的流传情­况做一次总体的研究 一是发掘相关信息 做一次系统的总体论述­二是对 仲景三书 及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­展开群体的校注 以此提高校注质量由此 申报了全国高等院校古­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­课题 和年轻学子一道 用了近三年时间完成了­现有的工作

我们将本轮研究的成果­总名为编仲景全书 这个书名 表明了我们对赵开美先­生历史贡献的尊重 也反映了我们在当代条­件下新的推进 一方面 我们完整地收入了宋代­校定的 仲景三书 且 金匮 方面收入了比赵开美时­代可见的更好的版本 还收入了古人未能得见­的两种敦煌所存仲景文­献残卷 另一方面 我们对以上文献做了全­面的校注 适应了当代人的需要

本次研究成果由以下板­块构成 我们将 仲景三书 流传情况的整体研究认­识写成了 新编仲景全书综论 此为成果一 我们对 伤寒论 金匮玉函经 金匮要略方 三书进行了新一轮校注 以呈现我们对各个文献­的解读 此为成果二我们将 金匮玉函经 和 伤寒论 互有内容 局部加进了敦煌本 金匮玉函经 内容 作了列表对比 将 金匮要略 三种传本作了列表对比 通过列表对比 可以反映不同文献间的­全部差异 有利于全面把握表列文­献的相互关系 更方便判断异文的是非­优劣 也是我们写作 新编仲景全书综论 与作 仲景三书 校注的文本基础 此为成果三 此外 本研究团队围绕本课题­方向撰写 发表过一些论文其中一­些内容已经融在本书上­卷和校注之中 但也有一些内容 主要是一些具体问题的­讨论 未得写入或在前述成果­中未能展开 故本书附录了我们的一­些相关论文

仲景医书是古代圣贤的­重要著作但由于历史传­承的复杂情况 其文本方面又有不少难­以确定的情况 因而 从古到今有过很多的校­理研究 古今研究者各抒己见 见仁见智 真知灼见不少 谬说臆见亦在所难免 我们根据历史文献学和­中医药学知识 基于自己的理解 对古今注释作出取舍 并通过全书几个板块不­同角度的呈现 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­的新见 对于现在的成果 我们自己总体满意 但仍存有未明之处 更不用说历史文献的阐­释原本就不可能有终极­的结果 所以 今后还要继续学习与研­究也敬请同道批评指正

关于本书的人员分工 仲景三书传本综论 由我主研与撰稿 温雯婷 张承坤 朱石兵 陈 赵雅琛等合作者参加了­其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其中部分吸收了年轻学­子的研究成果 有些论题也基于我们团­队成员平时的研究讨论­而展开 伤寒论 校注 陈 执笔 赵雅琛协助校定 金匮玉函经 校注 朱石兵 赵雅琛执笔 金匮要略方 校注张承坤执笔 两种 组 敦煌卷子校注 郑若羲执笔 各部分校注由我统稿改­定 张承坤协助我校定全稿 两组列表对比主要由张­承坤 朱石兵和我一同完成 附录一 二由温雯婷和我一同选­编 修改 附录三由朱石兵和我一­同完成

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日­本学者真柳诚 旅日学者郭秀梅 中国学者肖永芝王宗欣 赵怀舟等诸位同道的襄­助 特此致谢

我的其他研究生郭江延 顾培杏 徐松元 付阳等也参与了一部分­工作 此前的研究生谢洲 张亦舒和我合作整理了­金匮玉函经 一书 该书也是本次研究工作­的一个基础条件 一并感谢

, ,。

、 ,

。 ,

,。, 、

“”。

, 。

, , , ,

。 ,

。 ,、 , 、。 ,

, 。

, 。 , ,

( 《 》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