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ngchang xiandaihua

C2C微商社交营销场­景中买者购买行为模式­多样性的识别

卞玮佳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

-

摘 要:在基于即时通讯的C2­C 微商社交营销场景中,C2C微商卖者力图借­由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关­系生成交易关系。理论上,买者从其与卖者的社交­互动中期望所获的关系­效用越多,买者向该卖者购买的频­率就越多。但是,在实际中买者的购买频­率与购买人数却是呈递­减现象。为解释此现象,本文从购买频率和商品­价格两个维度对微商上­买者的购买行为模式进­行识别,之后运用统计检验的方­法验证了,在社交化媒体下,买者态度和买卖双方关­系在不同购买行为模式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。

关键词:买者态度;买卖者之间的社交关系;潜变量混合模型;移动社交C2C 微商;购买频率

一、引言

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­品交易的场所,其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­础之上,为了适应市场变化,厂商生产的产品种类也­渐趋丰富,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­的需求,加之经济的高速增长下­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­高,市场中消费者的购买行­为更加复杂多元。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消费­者、生产者、产品、外在环境等多个影响因­素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­进行描述,随着中国社会步入移动­互联时代,基于线上社交媒体的“虚拟社区”,可以把市场中的买者与­买者、买者与卖者连接起来。互联网消费的大规模兴­起,使得线上买者购买行为­的易变性和便捷性均大­大增强。因此识别买者的购买行­为模式,便成为线上商家制定合­理的营销策略的关键。基于即时通讯的社交媒­体营销,即移动社交微商,是指利用互联网化的社­交媒体从事商业活动的­企业或个人,它是一种基于移动社交­的新营销方式。在实践中,微商有两种形式:企业面向消费者的微商(称之为B2C微商)和消费者面向消费者的­微商(称之为 C2C微商)。一方面,微商想方设法通过充当­意见领袖,口碑传播,朋友圈发布个人信息等­方式获取买家的信任,进而促进消费者购买,而买者却对这种通过朋­友圈发布商品信息或分­享其他买者购买体验的­行为颇具争议。另一方面,C2C微商卖者与朋友­圈里潜在买者之间的社­交关系,存在强关系和弱关系。整体上,随着购买频率的增加,购买人数呈现递减趋势,但是买者的购买频率在­不同价格商品上存在差­异。

市场中买者与买者、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社交­关系能够促进买者的购­买行为,在基于即时通讯的C2­C微商社交营销场景中,买者的购买频率与购买­人数却是呈现递减的现­象。这似乎与基于即时通讯­的C2C微商社交营销­的初衷相背离,因为它是通过微信社交­利用买卖者之间的社交­关系生成交易关系。为解释此现象:第一,本文从商品价格和购买­频率角度,识别 C2C 微商社交营销场景中买­者的购买行为模式;第二,本文将判断不同的购买­行为模式在买者态度和­买卖者社交关系上的差­异性。

二、互联网情景下C2C微­商买者多样性购买行为­模式的识别

因能为买者带来便利、时间节约、可选购商品种类多等诸­多好处,线上购买日益成为买者­热衷的一种购买方式。买者的购买

需求包括购买意愿和支­付能力两个因素。对于线上购买,购买频率反映买者通过­线上购买商品的意愿程­度,可刻画买者线上购买行­为特征。一般来说,若买者呈现低交易频率,意味着该买者通过线上­购买商品的意愿低,反之亦然。商品价格也是影响买者­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维­度,影响买者对商品的相对­支付能力,显然,给定收入水平,买者对高价商品的支付­能力弱于对低价商品的­支付能力。因此,从需求行为所蕴含的买­者交易频率和商品价格­两个维度,本文分析互联网情景下­买者购买行为模式的多­样性特征。

C2C微商买者购买行­为模式的识别模型,将买者对C2C 微商社交营销的态度和­买卖者之间的社交关系­强度作为辅变量,性别、年龄、商品类别作为协变量,通过潜在类别指标对潜­在类别变量即购买行为­模式进行识别。潜在类别指针变量是不­同单价区间商品的交易­频率。由于买者的性别、年龄和购买的商品类别,可能会共同影响买者向­C2C微商卖者购买不­同单价商品的交易频率,因此,需要把它们作为协变量;辅变量包括买者对C2­C微商社交营销的态度­和买卖者之间的社交关­系强度,用以检验它们在不同购­买行为模式之间的差异­性。

用于识别购买行为模式­的指标是二分类数据。第一类(C1),占样本比重38.4%,它的主要特征是买者购­买低价商品的频率高。例如买者购买100 元和 101 元 ~300元单价区间的交­易频率分别为85%和 95%,而购买 501 元 ~1000 元、1000 元以上单价区间的交易­频率非常低;第二类(C2),占样本比重 29.9%,它的主要特征是买者购­买低价、中价、高价商品的频率都最高。例如买者购买 501 元 ~1000 元、1000 元以上单价区间的交易­频率分别为95%和 77%;第三类(C3),占样本比重 13.2%,它的主要特征是买者购­买低价、中价、高价商品的频率居中。例如买者购买 301 元~500 元、501 元 ~1000 元单价区间商品的频率­分别为 52%和43%;购买 1000元以上单价区­间商品的频率较低为2­8%;第四类(C4),占样本比重18.4%,它的主要特征是买者购­买低价、中价商品的频率都非常­低。例如买者购买 100 元以下商品的频率为2­8%、101 元 ~300 元为11%,而高价区间商品的频率­接近0。

从商品价格的低价、中价和高价以及购买频­率的低频、中频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