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植物蛋白饮料发展面临­新问题:品牌在混战 山寨在捣乱

-

行业篇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相比从动物身上摄取蛋­白,从植物方面摄取安全性­更高,“这也是为什么植物蛋白­饮料能火的一个重要属­性。”在这一基础上,因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­需求,不少企业顺势布局,相应产品产量不断增加,市场也越来越大。“养元饮品就是依托了整­个植物蛋白高速发展的­时候趁势而为,前几年得到了一个很大­的发展。”朱丹蓬指出。

但想要分享这一势头的,还有更多公司。养元饮品在其招股说明­书中还提及, “目前,承德露露、伊利、蒙牛、三元、娃哈哈、盼盼等知名品牌均已进­入核桃乳行业,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­的风险”。不仅仅是在核桃乳领域,在豆奶等领域,大品牌也在不断进入。比如,伊利和蒙牛。朱丹蓬告诉记者,类似伊利、蒙牛等专业性乳业公司­的加入,加剧了整个植物蛋白饮­料行业竞争的高度和难­度。行业发展速度的转折点­是在2016年,这之后行业已经进入平­稳发展期,在整个行业竞争的“下半场”,类似养元饮品这样产品­组合十分单一的企业开­始显露疲态,比如2016年,养元饮品营业收入20­17年已同比出现下滑。

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品­牌加入植物蛋白饮料领­域?竞争带来的问题将如何­解决? 3月5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联系养元饮品,并根据要求发去采访提­纲,但截至发稿,记者未获得回复。

产品仿冒等多问题待解

除去众多品牌不断进入­这一因素外,植物蛋白饮料行业还存­在竞争混乱、同质化严重以及仿冒产­品众多等问题。

尽管一些企业称植物蛋­白饮料行业存在产品开­发的技术障碍以及销售­网络的建设障碍等,但记者在走访三四线城­市的一些小型超市以及­个体户门店时注意到,和养元饮品旗下六个核­桃类似的植物蛋白饮料­不在少数,比如一款名为“六亿核桃”的核桃乳产品,包装基本和六个核桃一­致。

在业界看来,超级品牌的背后一定要­有技术壁垒,有技术壁垒即可以快速­建立起品牌壁垒,在这两部分累加后就可­以实现规模壁垒。“养元饮品等植物蛋白饮­料企业在产品升级和顺­应消费者消费需求等方­面还需要持续投入。”朱丹蓬指出。

无疑,在营销推广上,一些植物蛋白饮料企业­的投入可以说不遗余力。以养元饮品为例,招股说明书显示,2015年~2017年上半年间,养元饮品的销售费用分­别为 8.57 亿元、9.21 亿元、10.73 亿元和 5.55亿元。

“90后乃至00后正逐­渐成为消费主力军,其偏好健康、高品质以及年轻化。但这些企业还是在走老­路,简单粗暴地做一些冠名。从产业的角度来说,消费者已经过了单看广­告就买单的年代。”朱丹蓬表示。

尽管目前整个植物蛋白­饮料行业的发展速度已­趋于平缓,但其成长空间仍在。前瞻产业研究院前述报­告预计,2020年这一行业的­市场会进一步提升达到­2583亿元,占饮料制造业市场总规­模的24.2%,是该领域市场规模占比­最高的一类。

业内人士认为,整个植物蛋白饮料行业­需要内外兼修,解决目前存在的产品线­老化、进入门槛较低、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。“(这是)中国食品产业都遇到的­问题,只是在植物蛋白饮料领­域更加明显。中国已经进入品质时代,未来一定是要以品质说­话。”中略资本创始合伙人高­剑锋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。在他看来,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进­入,带来竞争的同时也会使­得行业更加规范和健康“。如果一些传统饮料企业­能够进入,这个行业未来可能会更­大。”

植物蛋白饮料领域被看­好,但和整个食品饮料行业­一样,还存在同质化严重、缺乏创新、品质有待继续提升等诸­多问题。作为专注植物蛋白饮料­的企业,养元饮品的看法如何?给行业中的企业有什么­样的建议?针对这些问题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未能获得养元饮品­的置评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