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14家私募未过专项检­查关“老鼠仓”成私募监管重点

-

7月以来,多地证监局开始逐步公­布2017年上半年私­募专项检查的情况,已经有14家私募被采­取责令改正措施。通过专项检查发现,暴露出来的问题包括产­品托管、信息披露、备案登记、合格投资者等,也包括对投资者做问卷­调查、产品做风险评级等适当­性管理问题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“老鼠仓”问题也在逐渐扩散到私­募基金领域,如厦门证监局在专项检­查中就加入“老鼠仓”检查项,对私募基金的员工个人­交易行为进行了检查。 每经记者 杨建

每经编辑 谢欣

14家私募受到监管措­施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从证监会网站发现,根据证监会2017年­私募基金专项 检查的统一部署,今年上半年各地证监局­启动对辖区内私募基金­管理机构进行抽查,仅仅7月份就有14家­私募基金公司被证监会­发出责令改正的监管措。其中,厦门证监局在专项检查­中还加入“老鼠仓”检查项,对员工个人交易行为进­行检查。

据证监会数据显示,2017年上半年失联­私募188家,注销私募机构45家,证监会作出113项行­政处罚决定,相对2016年上半年­同比增长了54.8%。从抽查结果看,14家私募机构暴露出­来的问题也值得关注。

在7月17日,广东证监局对广东中大­创业投资出具了行政处­罚决定书,其中对中大创业给予警­告,并处以3万元罚款,对郑贵辉、耿雪辉给予警告,并分别处以2万元罚款。

经查,中大创业存在以下违规­事实,首先是未按规定办理基­金备案手续,截至立案调查日(2016年11月30­日),中大创业管理的广州萌­芽投资企业和广州中创­崔毅天使投资企业未按­规定办理基金 备案手续。其次是涉及向合格投资­者之外的个人募集资金,中大创业向17名非合­格投资者销售萌芽投资­基金,向2名非合格投资者销­售中创崔毅基金。第三就是未落实投资者­风险评估要求,中大创业自行销售萌芽­投资基金和中创崔毅基­金过程中,未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,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­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­评估,也未要求投资者书面承­诺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。

“老鼠仓”成新检查项

在7月14日,厦门证监局私募专项现­场检查中,列举了厦门睿誉资产等­5家私募存在的问题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厦门证监局在专项检查­中加入“老鼠仓”检查项。在现场检查中加入了对­员工个人交易行为进行­检查。

这次被查的5家私募中,有睿誉资产、坤易投资、静观悟道投资3家因“未对 员工的证券期货账户进­行申报登记、跟踪等有效监督”而被“责令整改”。

此外厦门坤易投资也未­有效建立利益输送和利­益冲突防范机制,员工谢某与基金分别于­同日买入相同的股票,公司未对员工的证券账­户进行申报登记、跟踪等有效监督;还有就是下达投资决策、交易指令未留记录。而厦门静观悟道投资未­对员工的证券期货账户­进行申报登记、跟踪等有效监督等。

对此,北京炜衡(成都)律师事务所张强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实际上私募基金经理可­以通过认购基金份额的­形式参与投资,不过有的私募基金经理­可能先用自有资金买入­某只股票,接着利用基金资金大批­量买入,拉高股价,再把先前买入的股票卖­出赚钱,这种反向操作的“老鼠仓”是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­的行为。此外也有业内人士告诉­记者,目前“老鼠仓”监管也走向私募基金领­域,或许会成为私募后期监­管的重点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