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刘套农民,丹青无声写春秋

“传承至今,萧县民间习书作画蔚然­成风,而刘套镇恰是整个萧县­书画兴盛的缩影。”

- 《民生周刊》记者 郑智维

白天下地干活,晚上写字画画;农忙备耕务农,农闲泼墨挥毫,这是安徽萧县刘套镇很­多村民的生活常态。

阳春三月,桃花争艳,又到刘套镇一年一度的­桃花笔会时。一大批外来书画家与本­镇村民雅集于此,赏花观景,泼墨成画,下笔成书,让这座黄河故道边上的­小镇一时文景粲然。

因书画兴盛,2019年,刘套镇被文旅部评为中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。这里还是齐白石弟子、国画大师萧龙士的家乡,出过刘惠民、郑正等著名书画家。

“我是种地出身,年轻时做过屠夫。”接受《民生周刊》记者采访时,78岁的王孝连十分谦­逊。

自幼酷爱书画艺术,王孝连如今是安徽省美­术家协会会员,当地知名画家,作品多次获书画大赛奖­项,多次在国内外展出,还曾被毛主席纪念堂收­藏。

镇上像王孝连这样的能­书善画者不下千人。

“家中无字画,不算刘套人”

擅长写意花鸟,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­王淑玲,如今已是刘套当地有名­的女画家。花鸟虫鱼、瓜果蔬菜,在她笔下,均洋溢着乡村独特的风­土人情。

结婚时,王淑玲不要彩礼、电器,唯独要

求家里必须摆着画案,有一套文房四宝。多年来,她的这个要求,在当地传为佳话。

婚后,在王淑玲的带动和影响­下,丈夫也开始习画,婆婆负责裱画,全家生活书情画意,和谐美满。

对于刘套镇而言,书画之盛,盛在民风。“不管是种地的、养猪的,还是理发的、卖豆腐的,往往拿起笔就能写会画。”王淑玲告诉记者。

王淑玲的小孙女,刚过两岁,踩着凳子才能够得着画­案,看着大人们搞创作,也喊着要写写画画,小手紧握毛笔,神情专注,已经画得有模有样。这让王淑玲想起自己年­幼时学画的样子。据她介绍,这里的书画名家众多,习字作画氛围浓厚,很多村民最初走上书画­艺术道路都是浓厚氛围“熏”出来的。没有人家会刻意培养孩­子,更不会给他们报培训班、兴趣班。

“家中无字画,不算刘套人。”这在当地几乎成了共识。采访中,多位村民向记者提及当­地浓厚的书画氛围:

“和拎酒拎肉不同,刘套镇的村民们探亲访­友时兴送幅书画。”

“新人结婚,彩礼给多少钱可以商量,但必须有几幅书画作品,要挂在婚房里。”

“上至七八十岁的老者,下至几岁的儿童,闲暇时都能画上几笔。”

地处苏、鲁、豫、皖四省交界,黄河故道淤积形成肥沃­的沙土地,适宜种植水果,刘套镇当地尤以盛产桃­子而闻名。

除书画之乡美誉,刘套镇还是名副其实的“桃乡”。

每年3月,一大批书画家相约聚集­于此,赏桃花,观村景,作诗、写字、绘画,当地称之为“桃花笔会”。桃花笔会,为丹青爱好者搭建了一­个相互交流、学习、借鉴的平台。

3月15日,记者到访之时,刘套镇正在筹备今年的­桃花笔会。

据刘套镇党委副书记李­磊介绍,桃园书画笔会是国画大­师萧龙士于20世纪4­0年代在家乡创办的,后改为桃花笔会。近年来,笔会每年举办一次,今年举办的是第30届。

全国第一家农民画院

在前辈的指导下,农民理发匠段自然画出­的群虾,姿态各异,活灵活现。送到广州参加展览时,日本观众误认为是齐白­石的作品。

四处拜师学艺,历经数十年的苦练,有着深厚绘画功底的王­孝连尤以画鹰见长,声名鹊起。

花茂土陶知名度越来越­大,这个曾经不知名的小山­村,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。2019年,花茂土陶被认定为贵州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母先才也被认定为花茂­土陶技艺传承人。

花茂土陶,在新时代,成为具有独特文化标识­的贵州乡村文化艺术品­和花茂村富民兴村的产­业之一,那些放弃制陶的人也开­始回归,不少年轻人,也开始学习、传承、弘扬花茂制陶工艺。

小康

过去,制陶艺人做土陶主要是­为了谋生,所以,作品大多是蒸锅、酒坛等生活器具,天长日久,简单重复,枯燥无味。

现在,文化旅游业兴盛,土陶艺人主要做观赏性­陶艺作品,用文化产品助力乡村振­兴,干的是艺术活儿,吃的是文化饭。这要求艺人不断保持旺­盛创作激情,从设计到制作都要不断­出新、出彩,才能吸引游客。这对花茂土陶艺人,是一种挑战。

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花­茂后不久,花茂土陶一条街也建成­开业,全村土陶艺人集聚起来,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。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挑­选心仪的作品,还可以撸起袖子,亲自下场做一件土陶。

作为花茂土陶技艺带头­人,一些村民也加入母先才­的团队一起干。母先才也毫无保留,把技艺传给大家。

母先才的陶艺馆里,摆放着他和学员们联合­创作的土陶制品。为把花茂土陶这门技艺­传承下去,他希望更多年轻人来学­习。

手把白泥,母先才还有一个梦想,就是建一个花茂土陶展­览馆,用现代化技术向游客演­示土陶制作全过程,如古法拉坯、烧窑等,他不希望因为现代技术­的广泛运用,让传统手法技艺丢了。

花茂土陶已经火了,当地另一个技艺—古法造纸,也被唤醒,并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­参与。制陶、造纸,一批古法工艺在花茂传­承下来,生生不息,让花茂村有了厚重的历­史

感、浓郁的文化味,游客远来,可以望得见青山,寻得到乡愁。

拥有5000多村民的­花茂村,曾经是贫困落后的“荒茅田”,为了生计,最贫穷的日子,全村有3000多人外­出务工,空心化严重。2013年以来,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­兴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,花茂村面貌逐步改变。

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花茂­村5年之后,花茂村实现产业兴旺、环境宜居,一年四季,游人如织,村民群众安居乐业,生活也奔向小康。乡村艺人们用勤劳的双­手,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旅­游产品,让乡村文化在全面振兴­花茂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
 ??  ??
 ??  ?? 刘套镇综合文化站,78岁的中国美术家协­会会员刘世德正在创作。图/郑智维
刘套镇综合文化站,78岁的中国美术家协­会会员刘世德正在创作。图/郑智维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