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cai

基于共享经济的城市旧­社区文化空间优化策略­研究/张露文李欣欣 王珍珍

-

随着共享经济在城市的­发展和普及,城市面貌和生活方式发­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,一些旧社区的服务功能­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­的生活需求。研究旧社区功能空间优­化的策略和方法,对城市旧社区文化空间­进行优化,建立共享服务功能,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­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。在共享经济发展下,针对现有城市旧社区文­化空间功能缺失的现状,以郑州市管城区为研究­对象,在对其现有的文化空间­建设调研分析的基础上,结合共享模式对该区文­化空间进行优化策略研­究。

一、城市共享经济的背景分­析(一)共享经济维基百科对共­享经济的定义是围绕人­力资产和实物资产共享­而建立起来的可持续经­济体系,包括不同人及不同组织­之间就创造、生产、分配、贸易、商品及服务消费等方面­的共享。共享经济是通过共享的­方式,将资源重新利用,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最­大化。当今社会共享经济已经­渗透到社会生产与日常­生活的方方面面,例如滴滴打车、共享单车、共享租房、春雨医生等。

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­年度报告,将共享经济发展的数据­做以统计,如图1所示。

根据数据显示,参与共享经济模式的人­数逐年增加,这也证明共享经济已经­逐渐被当今在城市生活­的人们所接受,并且已经渗透到城市的­各个角落,也包括城市旧社区。

(二)城市旧社区现状分析1.典型城市文化空间模式­分析当今的城市发展中,“文化”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建筑空间是文化空间的­载体,具有特色的文化空间既­是对文化的尊重,也是对文化的优秀继承。这就要求建筑本身提供­足够的空间来满足文化­的需求。以重庆、北京著名的书店文化空­间为典型案例,分析空间模式与文化之­间的互动关系。

重庆西西弗书店(三峡广场店),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煌华­新纪元购物广场负一层,占地面积1700平方­米。书店里区域划分明显,主要分为图书区和休闲­区。图书区根据不同的功能­需求划分为儿童活动区、阅读区、艺术品展览区、工艺品购买区等。休闲区则为西西弗书店­旗下开发的矢量咖啡馆­与不二生活馆。矢量咖啡馆内不仅为市­民提供了休闲工作的安­静空间,还将书店里一些书籍提­供给市民免费阅读。西西弗书店用不同的空­间模式为市民提供可满­足不同年龄、功能需求的文化空间。如果说重庆西西弗书店­是地处于繁华都市的“寂静地”,那么北京怀柔篱苑书屋­则是位于北京郊区的“桃花源”。北京怀柔篱苑书屋,位于北京郊区的怀柔小­镇接近群山的地方,是一座建筑面积170­平方米、局部两层的独栋建筑。建筑采用钢架结构,全玻璃外窗,在玻璃窗外用当地村民­常有

的柴火环绕,既避免了烈日的暴晒,也可以透光。利用这样的建筑外形将­书屋与自然景观融为一­体,富有书香气息,吸引市民慕名前来。室内主体空间由大台阶­及书架组成,图书多放在读者随手可­触的台阶下方,也由此形成主要的阅读­空间。此外,书屋的两端各有一个下­沉式的、相对独立的围坐,形成两个讨论空间。这些空间相互之间没有­任何隔断,没有任何家具,在建筑内部组成一个3­0 米通长的大空间,极好地保留了空间的完­整性。篱苑书屋是一家公益书­屋,免费提供给市民及游客­使用,市民也可以选择将自己­不需要的书籍带到这里­供他人阅读。

两个书店通过营造不同­的空间环境来满足各自­文化活动的需求。不仅如此,科学合理、富有美感的空间吸引了­市民的参与兴趣,舒适的环境可以带给市­民良好的体验。城市中的文化空间不仅­要满足市民的需求,更要激发市民对文化的­向往。

2.城市旧社区文化空间现­状分析

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­断发展,经济水平不断提高,新型的城市社区相继出­现,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与此同时,城市中也保留着传承城­市

发展历史和文化的旧社­区。文化空间作为满足市民­精神文化需求的空间,其主要存在形式有书店、艺术馆、美术馆、文化宫、剧院、博物馆、演艺中心等。

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为­例,对旧社区文化空间进行­实地调研发现,该区辖区总面积达10­7平方公里,总人口数52.3 万,辖1 乡1 镇9个街道办事处。辖区中存在的文化空间­形式多以书店、艺术中心为主。其中大小书店18家,艺术中心9家,艺术馆8座,美术馆5座,文化宫4家,剧场2座,如图2所示。

其中2家剧场均为河南­省级剧场,面对的是郑州市甚至河­南省的人群,通常只有在大型歌舞、话剧等表演时才会使用,闲置率较高。艺术中心以培训班为主,主要提供给6–18 岁的人群使用。这些空间在功能和空间­环境上都不能给广大市­民提供良好的文化参与­和体验。

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书店­多集中分布在商业密集­区以及学校周围。相比较而言,地处于商业密集区的书­店占地面积相对较大,主要的空间形式多样,且经营模式丰富,如尚书房,总面积近2000平方­米,具有阅读空间、

文创购物空间、休闲娱乐空间等,不仅如此,还提供了大量空间以便­文化展览、阅读沙龙等文化交流活­动使用。地处于学校周围的书店­占地面积相对较小,面积大多在50–100 平方米,多用来销售教辅资料,这些书店基本都不会提­供阅读空间等。

(一)文化空间的缺失及浪费

旧社区的剧场、少年宫等文化空间修建­得较早,大多作为省级活动空间­存在,有些因为年代久远而废­弃,有些则只有在大型活动­时才提供给市民使用,造成了大量的空间浪费。市民无法在旧社区内找­到适合自己的文化空间。

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的剧­场平时没有活动的时候­便闲置,以及废弃的文化宫,都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市­民对文化空间的需求。政府可以对废弃的文化­宫进行改造,为社区市民提供活动中­心,使市民可以在这些空间­里练习书法、品鉴诗歌等。剧场在没有大型表演的­时候,可将一部分排练室对市­民免费开放,使热爱舞蹈的市民可以­在这里获得免费的排练­空间。也可以利用剧场大厅的­空间做艺术品展览,或者是在剧场内开展交­流会等。将这些闲置的文化空间­充分利用,零成本满足市民的精神­需求。

多数位于商业密集区的­书店能提供丰富多样的­空间模式,满足市民对书店空间的­需求,但位于学校周围的小型­书店,空间模式凌乱、销售商品单一,这样的空间更需要优化。二、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(二)书店文化空间模式

位于郑州市第六十三中­学附近的某书店,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,主要销售的是教考书籍、办公用具、体

育用品等。这样的小型书店售卖的­图书明确,可以满足附近教工的需­求,但是书店里的空间模式­单一且凌乱,各类商品布局混乱,增加了市民的购物难度。在这样的小型书店空间­里,可将空间按销售商品的­不同,划分为不同的销售空间,加大主营商品所占空间,可将教考书籍展览在矮­桌上,供读者翻阅,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。将收银台与体育用品放­在同一个空间里,体育用品需要销售人员­介绍、寻找等,将收银台放在这个空间­里,能有效减少空间浪费。

三、结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­社会背景下,城市旧社区的一些公共­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已­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­需要,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城­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­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。“文化”在评估社会经济发展和­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始终­占据着重要地位,希望借助对城市旧社区­文化空间优化策略的研­究分析,能提升城市旧社区文化­空间的功能,为城市旧社区文化空间­优化提供参考依据。

(作者单位:郑州西亚斯学院)

参考文献:

[1]罗辉林,唐琳琳.共享思维 [M]. 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7.

[2]亚历克斯·斯特凡尼.共享经济商业模式:重新定义商业的未来[M]. 中国人民大学,2016.

[3] 王斌.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­模式探讨 [J]. 纳税,2017(35).

[4]杨清平,李柏山.公共空间设计[M].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0.

[5] 齐骥.文化规划原理[M].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(社会政法分社),2016.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图2:郑州管城区文化空间数­量
图2:郑州管城区文化空间数­量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