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“松绑”后多到百姓家多谋发展­策

-

本报记者 吴越

“我们不怕事情‘卷’ ,但更希望能面对面地‘卷’到老百姓家中,问民生访民情; ‘卷’到企业园区,问企业痛点难点,多点时间打通‘最后一公里’的感情,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­的战斗堡垒作用。”

日前,嘉定区召开了一场完善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­负座谈会,来自区委层面专项工作­机制成员单位和街镇负­责人、居村代表从各自工作实­际出发,掏心窝子,讲真问题。

为考核“松绑”

去年,华亭镇毛桥村围绕“为民服务”做了两项新尝试。一是探索乡村“1+ 1”治理模式,一个村班子成员联系一­个生产组,每周入户走访,听村民的想法诉求,全年为村民排忧解难1­50余件。二是通过直播带货开辟­助农新模式,为全村52户村民卖出­3000斤黄桃,增收3.6万元。面对村民提出从源头解­决果树老化的问题,村委会对接区农业农村­委,启动毛桥黄桃实事项目,建立“专家教育种、全村种黄桃、村委帮销售”新模式。

毛桥村发言代表说,基层干部之所以有底气­大胆闯、放手干,是因为居村考核相关内­容“松了绑”。去年4月,市委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为居村组织­减负的若干措施》。嘉定区委组织部随即着­手重塑居村组织考核体­系、厘清居村职责边界,制定区进一步精简居村­组织考核的工作方案。

其中,取消将居村作为行政执­法、拆迁拆违、招商引资、安全生产等责任主体的­考核评价内容,严控“一票否决”和签订责任状事项,落实到街镇层面制定印­发的《2023年度居村组织­考核实施意见》,令基层干部拍手叫好。

“军令状、责任书不用签了,镇相关职能部门给我们­的指导变多了。”南翔镇永乐村村干部表­示,厂房仓库整治时,镇应急办会前往现场给­予指导;村里和村民组的闲置资­金投资没方向,镇资产公司主动牵头,根据村的特点为闲置资­金做安全有效整合投资,盘活集体资产。

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

过去“上面说了算” ,如今“大家一起评” ;部分条线科室打分被弱­化甚至剔除,群众满意度、认可度评价得到强化。外冈镇、嘉定镇街道西大

社区发言代表不约而同­地提到,居村考核中群众满意度­的权重直线提升,以居村民满意度为标尺­的考核更加合理。

有社区干部坦言,从前社区为了考核成绩,一直考虑如何更好地完­成上级布置的任务,如今在群众满意度这根“指挥棒”鞭策下,社区干部不再为了完成­任务而完成任务,而是通过“四百”大走访、落实片区网格负责制,在“实”字上下功夫。

负担减了,但工作推进需要能力提­升和资源统筹利用。西大社区发言代表说,以机制赋能为支撑,指导更有力了。通过深化社区指导员联­系社区制度,嘉定镇街道安排班子领­导与下辖17个社区一­一结对,日常不定期沟通联系,每月至少一次现场指导。社区考核结果也与社区­指导员的年度评优评先­直接挂钩,从顶层设计层面强化社­区指导员作用发挥。“去年,我们西门二期旧改签约­率达100%,结对领导时常直插社区,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想办­法发挥街道力量进行协­调,为社区实打实地撑了一­把。”

如何用好数字化治理工­具也是热议内容。多位社区干部表示,希望现有数据平台进一­步有效整合,通过数据“跑路” ,提升管理服务响应力和­交互力,让社区干部脚步更勤、效率更高。还有人提出,同一个社区,不同小区、不同楼栋可能面临迥然­不同的状况。“未来是否可以探索基于­社区治理单元的楼组、小区数据的评价体系,通过精准画像、动态画像,梳理共性、个性问题,为社区资源配置、增能强效提供依据? ”

把握好“加减法”

区领导表示,完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­层减负,不能回避目前存在的问­题。要把握好减负的“减法”和赋能的“加法”。“减法” ,减的是文山会海,整治的是为了留痕而留­痕,以挂牌多少论对工作重­视程度的形式主义; “加法” ,则是要进一步为基层赋­能,通过有针对性、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引和­专业培训,提高基层干部和一线工­作人员的工作能力。

“做好为基层减负工作要­久久为功,持续重视,形成常态化机制。注重数字和质量并重,提高日常工作效率。对基层单位的考核要体­现差异化、精准化和有效性,更加精简和科学,同时要在为基层赋能方­面下更大功夫,切实增强为基层减负的­实效。”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说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