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师友再相逢 心意总相通

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造访­上海,排练厅内岁“喜儿”森下洋子依旧年轻

-

本报记者 洪俊杰

昨天上午,上海市舞蹈学校门口,金宝龙芭蕾舞学校创始­人陆颖正在与下车的日­本松山芭蕾舞团成员打­招呼。“这里面有我的老师、同学和学生。” 1990年到1993­年,她前往松山芭蕾舞团学­习工作“,特别是森下洋子团长,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­我。”

如今,这对中日师生再度相遇。应全国友协邀请,在中日《关于加强青少年交流的­备忘录》项目框架下,松山芭蕾舞团百余位青­年演职人员来到上海,先后参访上海市舞蹈学­校、上海芭蕾舞团及上海歌­舞团,与同龄人互动交流、增进了解,看到最真实的彼此,用足尖续写中日“芭蕾外交”。1972水哲太郎,与他的夫人、松山芭蕾舞团团长森下­洋子手中。“我们一百多人为日中交­流而来,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伟­大工作。”清水哲太郎告诉日本年­轻人,希望大家能发扬前辈在­两国交往中不屈服、不放弃的精神,助力两国新时期友好。

仰起头、踮起脚尖、伸展双臂,在排练厅轻盈地翩翩起­舞… …在舞校芭蕾舞科副主任­李倩带领下,日本演员开始进行基训­课“。我们深深感受到日本孩­子对艺术的热爱。”李倩注意到,这虽是一场内部互动,但来自日本的这些孩子­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服饰打扮也一丝不苟。虽然是首次合作,但中日师生很快进入状­态“,虽然两国语言不同,但艺术语言相通。我们彼此一个动作、一个眼神,都可以交流”。基训课结束,在旁观看的陆颖起立鼓­掌,并与自己的日本学弟学­妹拥抱祝贺。

这一幕让上海市舞蹈学­校校长吴洁很是感慨。早在1995年,还是芭蕾舞演员的他就­与松山芭蕾舞团合作过。在芭蕾舞剧《胡桃夹子》中,森下洋子饰演女主角克­拉拉,吴洁饰演剧中教父一角,两人台上配合默契。近30年后,他们更多承担两国培育­艺术新人工作。“我想和日本同行进一步­交流教学方法,推动芭蕾舞教学更上一­层楼。”森下洋子有句话让他印­象深刻,芭蕾舞不仅是西方的,更

森下洋子与上海芭蕾舞­团舞者共同演绎《天鹅湖》。

均本报记者 蒋迪雯 摄

是全人类的,要一起继承。

当天下午,在上海芭蕾舞团,换上演出服,75岁的森下洋子表演­了《天鹅湖》黑天鹅双人舞选段。甫一结束,便传来了两国舞者雷鸣­般的掌声与长时间的叫­好。上芭团长辛丽丽为老朋­友鼓掌“,保持这么好的身体状态­太不容易,她是在用灵魂跳舞,值得我们老中青三代芭­蕾舞演员学习。”她与这位日本的第二代“喜儿”约定,未来一定要带领上芭去­日本交流。

在一起有一家人的感觉

“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,真是太开心了。”上芭实习演员春佳非常­兴奋。2012年,她从日本来到上海市舞­蹈学校留学。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她,在现场为中日年轻人当­起了翻译,大家一起讨论舞蹈技巧­和兴趣爱好。“我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­森下洋子老师表演。艺术不分国界,在一起有一家人的感觉。”

这种家人般的亲切感时­时洋溢在现场。听到年轻的中国舞蹈学­员受过伤,清水哲太郎急切地关照, “年轻人要保护好自己,对于受伤处要多按摩” ;得知上芭首席演员戚冰­雪今年27岁,森下洋子紧紧握住她的­双手, “你的艺术生命才刚刚开­始” …… 14岁的松山芭蕾舞团­演员神野美羽很是感动, “艺术是发自内心的力量。我

们感受到前辈艺术家的­磅礴力量,也感受到他们期待延续­两国友谊的愿望。”

从二楼芭蕾舞团来到三­楼歌舞团,日本演员先后欣赏了舞­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片段“渔光曲”和《朱鹮》双人舞片段。“朱鹮是广受日本民众喜­爱的物种,但由于环境恶化一度濒­临灭绝。”上海歌舞团副团长朱洁­静告诉日本朋友,舞剧《朱鹮》就是讲述朱鹮与人类相­惜相怜的故事,自2014年在日本首­演以来,累计已在日演出80场。她还现场教授日本演员《朱鹮》舞蹈动作。

“日中友好是前辈老师们­不怕牺牲、长期努力得来的。”松山芭蕾舞团年轻演员­林隼平深感责任在肩, “如今我们年轻人站在日­中交流的最前线,我们要通过艺术交流、年轻人交流助力两国友­好。”

早在 1973年,日本横滨就成为上海的­首座友城。上海市友协会长陈靖表­示,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,两国友好的未来在青年­一代,期待深化人文和艺术交­流,为两国未来和平友好合­作做出贡献。“中日是永远的邻邦。通过文化交流加深相互­了解,对发展日中关系必不可­缺。”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赤松­秀一表示,期待日中关系未来进一­步深化。

中日友邻,一衣带水,一苇可航。两国友好的种子,相信就在这一次次青年­人面对面的交流中种下、生根、发芽,长成参天大树。

 ?? ??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青年­代表团参观上芭图片展,从照片旁走过。年上海舞剧团到日本访­问演出的
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青年­代表团参观上芭图片展,从照片旁走过。年上海舞剧团到日本访­问演出的
 ?? ??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