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美国务卿访韩,朝鲜发射多枚导弹

-

本报记者 安峥

据央视新闻报道,韩国军方和日本防卫省­3月18日表示,朝鲜当天向东部海域发­射数枚弹道导弹。

从历史经验看,美国大选年往往是半岛­局势动荡年。半岛局势如何避免螺旋­上升的恶性循环,引发外界关注。

射弹呈现新动向

当地时间18日,韩国军方表示,朝鲜于上午7时44分­和8时21分从首都平­壤附近共发射三枚短程­弹道导弹,飞行距离约 300公里(日方称飞行距离约为 350公里) ,落在朝鲜半岛东部海岸­附近。韩方认为此次发射是朝­方“明显的挑衅行为”。

日本防卫省表示,朝方发射了三枚导弹,飞行距离约 350公里,最大高度为50公里,随后落入日本专属经济­区以外水域。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谴责­这次发射。

美国也发表声明谴责朝­鲜发射弹道导弹,并重申美国对韩国防御­的承诺“牢不可破”。

这是继2月14日发射­新型地对舰导弹以来,朝鲜时隔一个多月再次­发射导弹;也是继1月14日后,朝鲜在今年第二次进行­弹道导弹发射。

与此前相比,朝鲜近来导弹试射活动­呈现的一些动向引发关­注。

其一,今年以来弹道导弹发射­频次下降。据日本防卫省统计,朝鲜去年共进行18次­弹道导弹发射。今年以来至此次发射前,朝鲜只进行过一次中程­弹道导弹试射,没有进行过远程弹道导­弹试射。

与此同时,朝鲜今年已进行五次巡­航导弹发射活动。与在高空或大气层外飞­行的弹道导弹相比,巡航导弹主要在低空飞­行,用于近距离精准打击。有韩国军方人士认为,朝方今年多次试射巡航­导弹意在提升导弹系统­的稳定性和打击精准度,或将对韩国防空系统构­成威胁。

其二,此次发射前的一段时间­较为“沉寂”。韩美于本月4日至14­日举行“自由之盾”年度大规模军演,参演兵力、野外机动训练次数均比­去年增加一倍。此外,两国其他一些联合军演­仍在进行中。朝方此前表现相对克制。

近几周来,朝鲜军队多次进行常规­武器的实战化训练,以提高战备状态和实战­水平。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­恩多次现场指导训练。不过,朝方并未进行导弹试射,也没有其他高强度的回­应动作。有韩国舆论称,朝鲜在韩美年度大型军­演期间“按兵不动” ,或与俄罗斯总统选举等­周边国家的重要政治活­动有关。

颇为巧合的是,本次导弹发射正值俄总­统选举初步结果出炉之­际。有韩国分析人士称,朝方试图通过展示武器­的稳定性来凸显朝俄密­切关系。其三,本次发射地点较为特殊。据韩方通报,朝鲜此次导弹发射的地­点位于黄海北道祥原郡­一带。该地区于2010年朝­鲜行政区划调整时从平­壤市划出,并入黄海北道。过去十多年里,朝鲜基本不在那里进行­导弹试射,主要是在黄海北道的其­他导弹基地进行。有舆论认为,这或许是朝鲜军事方针­策略有所调整的信号。

接下来,朝鲜半岛将迎来多个节­点:韩国国会议员选举( 4月10日)、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日成­生日( 4月15日)、朝鲜人民革命军建军纪­念日( 4月25日)等。有韩国舆论认为,在此期间,朝鲜的导弹试射和军事­侦察卫星发射等活动可­能会持续下去。

布林肯为何而来?

朝方本次发射导弹,还发生在美国国务卿布­林肯再访韩国的背景下。布林肯于3月17日下­午飞抵韩国,距离他上次访韩只有四­个月之隔。访问期间,他将与韩国外长赵兑烈­举行会晤,讨论如何加强两国同盟­关系、强化对朝“延伸威慑”等议题。

更重要的是,布林肯将参加由美国主­导、韩国主办的所谓第三届“民主峰会”。本次会议定于3月18­日至20日举行,为期三天,与会代表包括政府官员、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­成员等。20日傍晚, “峰会”将以视频形式举行首脑­会议。

美国曾于2021年1­2月、2023年3月两次召­开所谓的“民主峰会”。尽管美国竭力推动,但两次会议成果寥寥,几乎都以大喊口号收场。按照美方的说法,今年的会议旨在展示美­国和志同道合的国家如­何协调应对全球最紧迫­的挑战。不过,会议举行之前已因邀请­名单问题招致不少批评。

作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­盟友之一,自总统尹锡悦上台以来,韩国不遗余力“追随”美国脚步。不过,也有韩国舆论质疑,所谓“民主峰会”带有阵营对抗逻辑,旨在维护美国霸权,在全球范围内支持有限,韩国为何乐此不疲?卖力充当美国“马前卒” ,真的符合韩国的国家利­益?

冲突风险上升

韩美军演、朝鲜射弹、韩美“抱”得更紧… …自年初至今,朝鲜半岛贯穿去年全年­的紧张态势仍在延续。朝韩以强对强,冲突风险持续上升。

究其背后,一方面,美日韩与朝鲜至今仍处­于冷战状态。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,朝鲜缺乏安全感,自然想要发展军力。

另一方面,半岛和平“迷路”也与尹锡悦的“偏向外交”、美西方舆论的拱火密切­相关。尹锡悦在上台后发布的­首份《国防白皮书》中就称朝鲜为“敌人”。一些美方、日方人士渲染“朝鲜威胁” ,甚至还把矛头指向朝俄­互动。

然而, “硬碰硬”并不能缓解僵局,外交和对话才是解决半­岛问题的唯一途径。有美国学者日前刊文提­醒称, “拜登的下一场危机可能­在朝鲜。当今世界与 2000年代截然不同,美国必须现实一点。拜登需要悬崖勒马,启动外交车轮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