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efang Daily

上海如何落实落细《民法典》新规

明确“两个 天”操作流程正探索登记监­护类社会组织多部门信­息共享调查申请人结合­推广“全岗通”明确流程

- ■本报见习记者

顾杰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(以下简称“《民法典》”)将于明年 月 日起正式施行。上海在地方实践中如何­将《民法典》中的新机制新规定落实­落细?昨天,市民政局就贯彻实施《民法典》相关准备情况做介绍。

1 1

在 民法典 起草过程中 社会公众对于“离婚冷静期”的关注度一直较高。《民法典》增

《 》 ,加了“离婚冷静期”制度,规定“提交离婚登记申请后三­十日的离婚冷静期”, 在此期间,“任何一方都可以向登记­机关撤回离婚申请”。

市民政局进一步明确操­作流程: 如果天内, 双方都没有到民政局撤­回离婚登记申

30请,在接下来的下一个 天内,双方要共同亲自到婚姻­登记机关申请离婚证。 在第二个

30

天内, 双方没有亲自到婚姻登­记机关申请的,

30即视为撤回离婚登­记申请。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机­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,经审查,由婚姻登记机关予以登­记,发给离婚证。

据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­处长沈家观介绍,市民政部门对本市婚姻­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升­级改造,专门研发了针对离婚冷­静期的操作模块。市民在“一网通办”上进行离婚登记的预约­也将调整为离婚登记申­请预约。今后,市民向婚姻登记机关申­请离婚登记的,可以继续在网上进行预­约(含移动端和 端

PC )。

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,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­养老需求,国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­规定了“意定监护”制度:老年人还具备完全民事­行为能力时,可以与其近亲属、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­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,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­监护人,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­失民事行为能力时,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­责。

此次《民法典》总则编进一步扩大了适­用范围,将“意定监护”制度适用于具有完全民­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。据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­处长陈跃斌介绍,上海作为深度老龄化的­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,单一的法定监护制度已­经难以满足形势发展需­求。为适应本市部分特殊老­年人的实际需要,上海正积极探索登记监­护类社会组织,目前已登记一家专门从­事监护服务的社会组织

此外。今年已经市人大常委会­第二次审议的《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(草案)》中,已明确规

,定支持培育社会组织开­展“意定监护”有关服务的内容,以更好地贯彻《民法典》精神

诸多民间领养、网络送养等行为,看似给孩子找到了最终­的归宿,实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。对此,《民法典》新增了收养评估制度,将收养评估作为收养登­记的前置环节。

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处­长陶继民介绍,上海自 年起, 在全国率先开展对国内­家庭收养市儿童福利院­抚养弃婴的申请评估工­作,

2006

至今已对 多个国内申请家庭进行­收养评估,评估合格率约为

370即将实施的《民法典》在收养人条件中增加

93.5%。

录了”“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­成长的违法犯罪记的规­定。那么,针对收养人是否有违法­犯罪记录的调查该如何­实现呢?

对此,陶继民表示,民政部门将在对收养申­请人开展收养评估的过­程中, 通过与公安、司法、法院、征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­享机制,采取信息比对的方式, 对收养申请人有无违法­犯罪记录的信息进行核­查,以确保被收养人的利益。具体实施办法将根据民­政部最终颁布的 《收养评估办法》执行。

为确保遗产妥善管理、顺利分割,更好地维护继承人、债权人利益,《民法典》增设“遗产管理人”制度,并明确“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­均放弃继承的, 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­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­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”,并进一步明确了遗产管­理人的产生方式、 职责和权利等内容。此种遗产的归属,需要根据被继承人的身­份作不同的处理: 如果被继承人是集体所­有制成员的, 遗产归其生前所在的集­体所有制组织所有; 如果被继承人不是集体­所有制组织成员的,则其遗产归国家所有并­用于公益事业。

根据《民法典》有关规定,居村委今后主要新增的­职责不只是遗产管理人, 还包括监护职责以及居­业关系。目前,市民政局正根据民政部《关于规范基层群众性自­治组织法人有关事项的­通知》,结合本市居村委会换届­选举工作,指导开展居村委会赋码­办证工作。下一步,将结合全市推广“全岗通”工作法,在各区组织编撰全岗通­业务工作手册中,明确“监护、居业关系、遗产管理 等事项的业务流程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