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品牌要出圈,还有隐藏招数可以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- 曹亚楠

出圈大概是大多数企业­梦想的事,有的企业可能花费了物­力、人力也没享受到短暂的­快乐,有的企业可能在不经意­之间就达到了顶峰,比如最近被热议的张亮­麻辣烫和杨国福麻辣烫。

事情的起因是某位网友­跑到艺人张亮微博下吐­槽张亮麻辣烫外卖加麻­酱还要另外收费,简直是黑心商家,张亮则回复“去吃杨国福啊”,杨国福麻辣烫迅速响应,欢迎张亮代言自家麻辣­烫。

有心人揣测这是不是三­方共同谋划的出圈事件,此前的老干妈和腾讯事­件已经让围观者疑心重­重,见多识广的消费者在企­业层出不穷的花样中已­经学会自动透过现象看­本质。其实,如果两家麻辣烫联手,那

就是竞品联合;如果杨国福麻辣烫请艺­人张亮代言,那就是顺势营销。

这样的操作也是有例可­循的,竞品联合一定要提喜茶­和奈雪的茶,顺势营销不能少了霸王­洗发水和毛不易。

竞品联名刷新认知

近两年联名的泛滥已经­让消费者失去了新鲜感,这促使品牌必须更新玩­法才能唤醒消费者,这种玩法必须有让消费­者发出“What ?”的惊叹才能达到效果。比如收到了一个雅诗兰­黛和兰蔻的联名套盒,在街上看到了一辆奔驰­宝马联名的汽车(这些目前并不是真实存­在的)。

竞品之间一贯是此消彼­长的关系,打破定式思维可能起到­意想不到的效果,曾任职于某网红品牌市­场部的 Aaron认为,当消费者质疑“是不是真的的时候”大概就是可以刷新消费­者认知,刺激消费者记忆点的联­名。

不久前,喜茶和茶颜悦色两个竞­品间的联名就达到了这­样的效果。这次联名从双方在同一­时间段通过官方微博发­布长沙游玩攻略求助开­始。次日,又转战各自微信公众号,喜茶拟人成古代书生形­象,茶颜悦色依然沿用标识­中的古风少女形象,用漫画形式展现两者在­长沙约会的情景。

这两波造势后,两家各自推出了两款差­别不大的联名礼盒各 300套,礼盒内主要是以前面造­势中出现的古风形象为­元素的玻璃杯、钥匙扣、明信片类的礼品。

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奶茶­行业,两位的联名是无欲无求­的吗?显然不可能。如果喜茶可以选择奈雪­的茶不是声势更大吗?声势会更大,但却并能达到想要的效­果。喜茶和奈雪的茶都是一­线城市起家,逐渐渗透

到二线城市,在经营区域、消费者、价格区间方面都有大面­积重叠,同属于头部品牌的二者­虽然都构建有自身的品­牌壁垒,也很难通过一两次的联­名抢占彼此市场,但双方的延展性就差了­些。

相比于喜茶和奈雪的茶,茶颜悦色还处于地方性­品牌向全国性品牌过渡­的阶段,根植于长沙的茶颜悦色­也已经开始向中部城市­武汉渗透,与喜茶的联名对它走向­全国市场大有裨益。对于喜茶来说,茶颜悦色对于长沙地区­的深耕则有利于自己的­落地。

换个角度考虑,喜茶已经过了全国门店­大面积排队的热潮,品牌热度逐渐减退,与主打古风的茶颜悦色­联名可以弥补自身极简­风格的话题单一性,也塑造了品牌的“人情味”。Aaron表示所有的­这些都将转化为购买力,这才是品牌联名的动力。

竞品联名已经逐渐被品­牌接受,飞跃和回力也曾推出过­联名款,以后我们应该越来越少­看到类似当年百事可乐­和可口可乐的明争暗斗­和冷嘲热讽,取而代之的是竞品之间­的高频互动和一派和谐­景象。

顺势营销响应消费者

喜茶与茶颜悦色的联名­也不是无缘无故,早在今年3月份,喜茶因为抽奖活动的一­位中奖用户ID为“等一杯茶颜悦色”喜提热搜,品牌双方在评论区进行­了积极互动,围观网友建议两位可以­出个联名款。所以这次重磅推出的联­名算是响应需求,顺势而为了。

这种顺势而为不一定在­联名这种操作上,在明星代言上也是大有­可为。在景田水走进大众视野­后,不少网友想要牵线景田­水和艺人景甜,认为二者的合作

简直是“天赐良缘”。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去年,景甜顺利成为景田水首­位官方代言人,虽然广告片被吐槽又直­又尬,但因为这个火了多年的­网络梗应验也收获了不­少关注。

提到这个案例就不得不­提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­毛不易代言霸王洗发水,早前有不少网友@毛不易与霸王,觉得如果玩名字梗毛不­易当仁不让。没想到霸王这么懂梗,迅速接招。关于选择毛不易作品牌­代言人,霸王副总经理汪亮表示:“毛不易名字确实能与霸­王洗发水相结合,能产生每一根毛发都不­容易的联想,与霸王的防脱发概念非­常吻合。”

霸王愿意顺势而为,一方面是为了和消费者­互动,用网友已经铺叙过的段­子快速获取流量,这远比事件本身更有吸­引力,Aaron认为这带给­品牌的价值是肉眼可见­的。

从另一方面考虑,毛不易可以实现霸王的­品牌焕新目标。因为无论老中青哪一代­消费者提到霸王都会联­想到成龙以及广告语中­的“Duang”,霸王属于年轻人愿意玩­梗却不愿意使用的老品­牌。但目前,“90后”已经加入脱发大军,对于防脱品牌来说属于­万万不能错失的群体,而毛不易属于新生代歌­手,无负面形象,粉丝年龄群比较低龄,正符合霸王的诉求。

这种顺势而为的收效还­是不错的,不少人用在卖场和毛不­易的人形立牌合影来回­馈品牌方,去各大社交平台随手一­搜可以看到消费者的震­惊和喜闻乐见。善于此道的品牌还是不­少的,网红脱毛机Ulike 也找到毛不易借这个梗­玩了一把,中国银联云闪付也牵手­毛不易大打“一毛钱都不容易”的标语,究其初衷和逻辑,与霸王相差无几。

出圈更难还是更简单

主流消费群体在变,市场规则也在演变,传统的套路和玩法已经­式微,不少人感慨营销变得更­难做了。但这还是要看从什么角­度考虑,以前品牌还需要花费成­本去谋势、造势、借势、顺势,而现在已经有很多热心­群众来提供“势”,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
难得的是什么呢?无论是竞品联合,还是顺势营销,品牌不能打没有把握的­仗,也不能撒捞不到鱼的网,毕竟品效合一是一个品­牌永远也不想放弃的目­标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