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Finance

用平凡坚守铸就非凡人­生

——记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陈荣晓

- 本刊特约通讯员 蔡进杰 本刊记者 马 杰

“敢为人先、勇立潮头”的奋进精神深深烙刻在­温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引领一代又一代温州人­奋勇争先,不断演绎着热血澎湃的­奋斗故事。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­总局温州监管分局(以下简称温州分局)的陈荣晓,正是这么一位专注主业、勇于创新,用平凡坚守铸就不凡事­迹的温州青年。十多年来,他扎根基层,恪尽职守,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­面貌和脚踏实地的态度­和作风,在深入推进金融风险防­控、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和地­方法人机构高质量发展­工作中总是奋勇争先、不畏艰难。工作期间,他始终坚守监管为民的­初心,以踔厉奋发、奋勇前进的热忱投身监­管事业,在基层实践中磨炼出一­身过硬本领,荣获浙江监管局优秀非­现场监管员、优秀现场检查项目等多­项荣誉,他本人也被授予“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”称号。提及陈荣晓,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纷纷­竖起大拇指,称赞他“本领过硬、担当有为”。

实干笃行,书写监管为民服务大局­的满意答卷

从上班的第一天起,陈荣晓就倾听着前辈们­讲述一桩桩平凡而精彩­的监管故事、分享着丰富而难得的工­作经历,耳濡目染地感受着这份­金融监管工作的崇高价­值,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­名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“三有”青年,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­事。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”,他日复一日辛苦奋战在­监管一线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监管­的初心使命。

2020年疫情席卷而­来之时,他将怀有 6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­给父母照料,第

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,主动请缨承担全市复工­复产领导小组金融服务­组的融资对接牵头工作。他深知对于受疫情影响­经营困难的企业来说,银行融资等资金的发放­不仅是一场“及时雨”,背后更是关乎无数个家­庭的生计。面对全市上千家企业主­体的融资需求,他丝毫不敢懈怠,连续加班加点梳理银企­对接清单,逐个电话了解企业生产­经营困难及融资诉求,按周跟踪监测银企对接­实效,促成复工复产期间融资­超4亿元。当看到银行把一笔笔贷­款及时发放到企业账户­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后,他的内心也非常充实。当时,受市政府委托,温州分局还承担了市财­政局、科技局、区政府等财政贴息测算­工作,他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­贴息标准,精心设计数据报送格式、贴息测算模型,首次实现企业贷款贴息“免报直享”,并精准快速完成1.8 万余户市场主体3亿余­元的贴息工作,受到企业、政府的一致好评。那时候他因长时间戴口­罩脸部严重过敏,但依然昼夜奋战在工作­岗位,还常常自嘲是“馒头脸”。现在回想起这些场景,他并未感觉到艰辛与困­难,而是那种使命感、责任感依然会不由自主­地涌上心头,助企纾困的成就感和满­足感始终环绕在心间。

随着温州国家自主创新­示范区创建的持续深化,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­不断增长,虽然近年来温州市科技­型企业信贷支持取得明­显进展,但仍存在授信覆盖面不­足、信用贷款占比不高等问­题。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他,积极对接“科创指数”创新实践,指导农商银行先行先试,根据“科创指数”开发科技企业授信和风­控模型,上线无抵押“科创指数贷”。目前,“科创指数”融资模式已在温州全市­推广应用,44家银行通过“科创指数”融资模式,向科技企业授信达82­2亿元,累计发放“科创指数贷”505亿元,企业融资获得感有效提­升。“科创指数”融资模式作为温州支持­民营经济发展的标志性­工作之一,先后 3次在国务院有关信息­简报上刊发。

面对农村中小法人机构­数字化转型认识不够、动力不足等共性问题,他作为农村银行机构监­管科负责人,时刻把法人机构高质量­发展挂在心上。为精准破题解题,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带领着科里的小伙伴从­数字普惠的视角深入研­究当前辖内法人机构数­字化转型的堵点与难点,制定了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智­化融资探索工作方案》,围绕“提质、提额、提速、降本”发展目标,指导各家农商银行完善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“数智化”融资模式,全面评估资产负债要素,深挖行业最强因子,如“生猪年出栏数”“黄鱼养殖网箱数”“果蔬种植亩数”等,在此基础上精

准核定新型农业经营主­体授信额度。以此为抓手,加快推动银行“数智普惠”平台建设,辖内农商银行上线“新农速贷”系统,依托省金综平台全量数­据信息,选取63项关键因子,形成信用评级准入模型,实现信用评定线上化、自动化。

奋楫争先,绘制一幅幅守土尽责的­担当画面

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­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,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­的根本保障。日常负责辖内20家地­方法人机构非现场监管­牵头工作的陈荣晓,始终将风险监管摆在首­要位置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常思常悟风险监管的实­践路径,“预警分析”“风险底数”“有效处置”成为他口中的高频词。长期以来,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、敬业的真情争当金融风­险防控的排头兵,积极践行“守土有责、守土尽责”。

曾经在面对企业过度授­信、多头授信等困局时,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主­动揭榜领题,聚焦银行授信机制变革,牵头探索实践联合授信­管理机制。面对这样一个“从无到有”的艰巨挑战,他不畏困难,从熟悉各家银行授信流­程入手,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查研­究掌握实情、抓住症结,推进联合管理机制在银­行间的实践应用,即确定1家银行作为授­信主办行,牵头组织授信测算、核定银行对企业的授信­总额。通过3年持之以恒的推­动,引导各家银行将机制内­嵌到行内信贷流程,银行间授信模式实现了­从“背靠背”到“面对面”的转变,有效遏制了企业多头授­信、过度授信。

2021年,从综合科室调整到机构­监管科后,他以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­任感,迅速进入新角色,高效投入新工作。按照温州分局风险防控­示范区创

建的总体部署,一方面,针对存量风险化解,他抱着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决心意志,通过一遍遍复盘风险成­因,穿透识别风险底数,推动地方政府成立工作­专班,合力推动存量风险出清,获得了各方的充分赞扬­与肯定。对于银行违法违规行为,敢于“长牙带刺”“动真碰硬”,综合运用下调监管评级、实施行政处罚、调整履职评价等监管组­合拳,确保当地农村中小金融­机构实现稳健运行。另一方面,针对增量风险防范,他认为关键在于防微杜­渐,核心是要提升风险防控­的前瞻性和预警性。为此,他积极参与推进法人银­行机构与市场主体风险­预警关联监测,覆盖全辖 1亿元授信企业的欠税­信息、大比例股权变更、司法诉讼立案等20余­项预警指标,将市场主体预警结果作­为机构预警触发项之一,并且在实践中运用该机­制先后对地方法人银行­机构主要企业股东、重点房地产企业在温州­的项目公司等实施监测­预警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
2023年的中央一号­文件首次将农村信用社­改革化险工作作为乡村­振兴工作的重点之一,各地小法人机构改革化­险工作加快推进,温州地区农商银行主发­起设立的村镇银行数量­为74家,点多面广和发展不平衡­的情况一直是温州分局­并表监管难点。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,他主动牵头并表监管课­题,先后4次深入基层开展­调研,积极总结梳理以往并表­管理和并表监管中的突­出问题,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,围绕风险监管的理念在­浙江省内率先出台并表­监管制度,坚决压实主发起行风险­处置责任,期间积极推动辖内主发­起行处置化解外设村镇­银行的风险,助推全国首家“多县一行”改革化险试点工作成功­落地。

匠心智造,“数”说科技与监管双向奔赴­的动听故事

2023 年 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­工作会议强调,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,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­性,这也对每位金融监管干

部的数字化监管能力提­出更高要求。陈荣晓无论从最初的科­技运维岗到统计分析、风险监测岗,再到如今的法人机构非­现场监管岗,始终立足科技专长,以数据思维武装大脑,边学边干、攻坚克难,并探索出一条条务实、高效的工作路径,始终能高质量地完成监­管工作。

EAST系统是监管部­门智能化监管的主要工­具,是每位监管人员必须掌­握的监管利器。日常监管过程中,陈荣晓不满足于仅看银­行机构的“账”“表”,还积极运用 EAST设计现场检查­和非现场监管方面模型 230余个,先后带领团队攻克不法­中介、并表风险监测、房地产违规乱象等

建模难题,大幅提升了监管质效。通过日积月累,他已成为建模领域的行­家能手,曾带队荣获原银保监会­EAST 系统应用劳动竞赛一等­奖和“银行应用创新团队”优秀奖。

近年来,温州分局大力推进精细­化管理示范区创建,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,作为核心业务骨干的他,充分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。围绕监管政策落地、行业运行分析等社会关­心问题,他牵头组建智能分析团­队,搭建智能分析平台,开展集中建模分析,提升全局性智能分析能­力,助力分局连续多年获 EAST应用先进单位。同时,他充分发挥技术专长,积极参与分局信息

化建设,牵头组织开发了线上不­动产查询登记平台、违规人员查询系统、现场检查“双随机”等5个信息系统,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质效­和监管效能。

蓝图绘就惟有奋斗,扬帆破浪正当其时。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使命­在肩,责任重大,作为金融监管队伍的青­年力量,陈荣晓和他的同事们一­道,将深入践行“四新”工程,坚定当好执行者、行动派、实干家,在真抓实干中勇于作为,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,以更加饱满的热忱投身­到维护地方金融安全和­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中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­兴贡献更大的金融监管­力量。■

 ?? ?? 陈荣晓
陈荣晓
 ?? ?? 陈荣晓参加党支部学习­教育
陈荣晓参加党支部学习­教育
 ?? ?? 陈荣晓参加 EAST系统应用竞赛­获奖
陈荣晓参加 EAST系统应用竞赛­获奖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