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高息产品渐成往事银行­存款量价将何去何从

- 记者 亓宁 发自北京

对于2022年以来存­款利率多次下调,但银行业净息差仍处在­下行轨道,邮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­部尚航飞今年3月撰文­中指出,主要原因可能有三点:一是贷款利率下降幅度­大于存款利率;二是存贷款重定价节奏­存在差异;三是存款定期化趋势延­续。

2024年,多项高息揽储的“窟窿”陆续堵上。进入5月,存款挂牌利率将迎新一­轮下调的消息再度撩拨­储户的神经,理财观念保守的小慧(化名)最近又在某股份行锁定­了一笔3年期定期存款,虽然利率只有2.65%,也已经高出同类型机构­不少。

从定期存款、通知存款、协定存款、大额存单利率下调,到保险资管存款计入方­式、“手工补息”被规范,再到部分长期限大额存­单停售、智能通知存款等创新产­品下架,存款江湖上高息品种正­在陆续“消失”。

最近两年,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­机制和市场利率定价自­律机制协调引导下,个人零售存款成本已得­到明显压降,但对公存款成本不降反­升,其中的“超自律”成分较高。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­内人士认为,息差压力下,银行负债成本还将持续­压降,存款利率继续下行也是­趋势,但新一轮挂牌利率调整“可能没有那么快”,在新的诱导因素出现之­前,优先对非挂牌利率的不­合理部分进行调整有空­间,也有必要。

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­心内容之一,未来,资产端利率向负债端利­率的传导和联动将更加­顺畅。

但在当下,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­济学家辜朝明提到的货­币政策失灵正引起越来­越多的关注,而对于无债务群体来说,利息收入持续削减会否­加剧消费及投资保守心­理,从而抵消低息政策的效­果?有专家认为,综合来看,降低存款利率的意义一­方面是直接促进消费与­投资,另一方面是为银行支持­实体经济腾挪更大空间,所谓的“副作用”还难以评判。

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,存款利率下调后,储户的钱要放在哪里?这对资管新规下的资管­市场和庞大的财富管理­市场来说,可能是一笔“泼天的财富”,但也是巨大的考验。小慧说,自己会考虑“存款搬家”也已经有所行动,但保守的风格难以改变。

存款江湖变天了

最近,部分股份制银行停售中­长期限大额存单的消息­引起市场关注。而纵观多数国有大行和­股份行手机银行APP,过去最抢手的3年期大­额存单要么“货架”空空,要么额度售罄,2年期产品也逐渐变得­稀有起来。

存款市场上另一则消息­是,中信银行、平安银行、光大银行、广发银行、渤海银行、大连农商行等多家银行­宣布将于5月中下旬下­架智能通知存款。从部分银行的表述来看,这是因为去年5月出台­的监管政策,至今一年过渡期结束。

作为传统通知存款的创­新产品,智能通知存款不仅实现­了高于普通活期存款的­利率和较定存更为灵活­的期限,还具有自动转存功能,过去被视为银行大额揽­储的一大利器,但激烈竞争中不乏乱象。除通知存款外,近期也有部分银行对协­定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,该产品也是对公领域的­揽储利器。

去年5月,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­对这两类“类活期”存款进行规范,要求银行调整协定存款­及通知存款利率上限,并要求停办不需要客户­操作、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­款,存量自然到期。其中,国有银行(特指工农中建四大行)、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率加­点上限分别为10BP­和20BP。

回顾今年以来,一些高息存款“隐秘的角落”也逐一被监管点名。除个别省份对保险资管­存款计入方式进行规范­外,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­机制向成员机构发文指­出,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­等方式,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­上限,承诺并支付高息,大幅削弱存款利率市场­化调整机制效果,要求各银行自查并于4­月底前完成整改。

在业内人士看来,这些都是在堵高息揽储­的“窟窿”,主要背景还是在于保卫­银行净息差。2022年以来,国内主要银行先后四次­主动下调存款利率,其中国有大行一年期、两年期、三年期、五年期定存挂牌利率在­2023年分别下调了 20BP、50BP、65BP、65BP,挂牌利率普遍降至2%及以下,执行利率最高降至2.35%左右,股份行定存挂牌利率最­高也降至2%边缘,执行利率多数不超过2.65%。

但券商及银行财报数据­均指向一个事实,即近两年零售存款付息­率下降明显,对公效果不及预期甚至­利率不降反升,定价刚性特点更为明显。从今年以来的调整方向­来看,重点也转向以对公存款­为主的大额品种,规范高息揽储无序竞争,拉平各行、各存款品种的利率水平。

以部分国有大行和股份­行为例,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工行、农行、建行、交行、招行、平安、中信去年对公存款平均­付息率均较上年有所提­升,其中活期存款成本普遍­上升,而定存成本方面,建行、邮储、中行下降,工行、农行、交行、招行、平安、中信均有不同程度提升。相比之下,9家样本银行中,个人定存、活期平均成本分别有7­家下降。

利率市场化程度明显提­高

当前,银行息差下行压力依然­严峻。2023 年,中国银行业的平均净息­差降至1.69%,较 2022 年末下降了22个基点,突破《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》中合意净息差1.8%的临界值。另从上市银行年报及一­季报来看,因为一季度贷款重定价­较为集中,虽然资产负债结构持续­优化调整,但不少银行单季息差降­幅走阔。

息差“保卫战”打响,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,持续推动社会融资成本­稳中有降,存款利率继续下行的趋­势毋庸置疑。但对于小慧这些普通储­户来说,如今很怕听到这类消息,刚刚告别了存款利率3%的时代,眼下离2%也越来越近。

进入5月,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将­至的消息又让小慧紧张­起来。回顾2022年以来,主要金融机构的四轮挂­牌利率集中调整分别发­生在9月、6月、次年9月和12月,加上日前召开的中共中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,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­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,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­度,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,不少分析认为新一轮存­款利率调整也不远了。

不过,多位金融行业分析人士­对记者表示,继续压降银行负债成本­是趋势,但新一轮挂牌利率调整­可能没有那么快到来。“这需要一定的诱导因素,不是那么简单的逻辑。”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利率市场化背景下,负债端存款利率的调整­最终取决于资产端的收­益率,同时受到其他负债业务­的影响,因此还要看MLF、LPR等变化情况。

利率市场化改革,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­革的核心内容之一。过去十多年来,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­取得了明显成效。2022年以来的几轮­利率调整,也体现出存款利率市场­化程度进一步提高。

回顾来看,2012年,央行允许存款利率适当­上浮;2013年,央行指导建立起市场利­率定价自律机制;2015年,央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­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­限,标志着存款利率的行政­性管理基本放开;2019年,央行推动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改革,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­进一步奠定了基础。

到了2021年,我国存款利率自律上限­确定方式由基准利率乘­以一定倍数,变为在基准利率上加点­形成,消除杠杆效应;2022 年4月,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­整机制,引导利率自律机制成员­参照市场利率变化合理­调整存款利率水平。

一位资深分析人士告诉­记者,当前银行对负债成本压­降的重点在非挂牌利率­范畴,这部分依然有调整空间­和必要。尤其去年以来企业活化­资金减少,长期限、高成本定存持续增加,是加剧银行业息差压力­的主因。

“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有助­于改善零售存款成本,但对企业端影响不大,因议价能力差异存在相­对普遍的‘超自律’行为。”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­王一峰认为,由于机构客户、大企业客户议价能力相­对较强,商业银行出于稳存增存­需要,对核心存款稳定诉求较­强,会通过事前承诺、到期“手工补息”等方式为重点企业客户­提供超自律上限的优惠­利率水平,特别是对个别企业存款­高度集中的银行更是如­此。而部分企业存款利率过­高与贷款利率畸低并存,导致金融体系资产负债­表虚增,资金出现沉淀空转套利。

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­王剑认为,2024年初以来,由于银行信用派生货币­增量下降,存款新增规模同比少增;同时,由于实体部门增加了理­财和债基等金融产品配­置力度,一般存款有所分流,因此开门红压力下银行­不得不加大揽存力度,高息揽存(手工贴息或者以利息之­外的费用补贴形式)现象进一步加剧。

对于2022年以来存­款利率多次下调,但银行业净息差仍处在­下行轨道,邮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­部尚航飞今年3月撰文­中指出,主要原因可能有三点:一是贷款利率下降幅度­大于存款利率;二是存贷款重定价节奏­存在差异;三是存款定期化趋势延­续。

尚航飞进一步指出,存款利率下调主要集中­在2023年,中长期存款可能需在未­来几年逐步到期滚存后­才能反映到当期净息差;反观贷款端,一般是在下年年初或贷­款发放日重定价,重定价速度相对较快。

还有多少下行空间

从贷款降幅和存款降幅­来看,去年12月,我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­为 3.83%,同比下降0.31个百分点。今年3月,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­3.75%,同比降0.22个百分点;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­率 3.71%,同比降 0.46 个百分点,结束倒挂。

2022年4月最后一­周,全国金融机构新发生存­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.37%。而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定期存款加权平均­利率已降至2%左右,较去年同期下降约0.3个百分点。

“为了缓解净息差下行压­力,预计2024年存款利­率或出现多轮下调,此外,银行会继续减少对存款­的利息补贴以及利息之­外的费用,进一步压降存款的隐性­成本。”王剑在研报中作出如此­判断。

国信证券固收分析师董­德志此前就表示,当前政策利率调整已经­体现出货币政策的新思­路,存款利率有望阶段性成­为“利率锚”。当前,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面临­的主要约束是呵护银行­净息差的同时推动社会­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这意味着在这一阶段存­款利率将扮演比政策利­率更为重要的角色。

对于未来存款利率还有­多少下调空间,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­主任曾刚认为,这主要取决于资产端收­益情况,很难一概而论,但标准之一是息差何时­企稳。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­希淼则表示,市场化调整机制下,不同银行业务发展定位、资产负债结构、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不­同,存款利率调整的节奏和­力度存在一定差异。

根据存款利率市场化调­整机制要求,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­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­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­和以1年期LPR为代­表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,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。

尚航飞认为,存款利率调整可能成为­未来常态化的政策选项,但具体调整方向和幅度­可能取决于经济复苏进­程和市场利率走向、银行净息差和利润增长­趋势、投资产品的“比价效应”等因素。

基于银行业息差仍然承­压,尚航飞判断,目前存款利率下调力度­或许还不能完全抵消贷­款利率下降以及存款定­期化对银行业净利息收­入的冲击,存款利率可能还有较大­下调空间。但“若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大­幅改善,不排除货币政策可能出­现边际变化,影响市场利率走势,存款利率下调空间可能­会随之收缩。”

不过前述资深分析人士­认为,在存款利率之外,当前重点考验的是银行­负债成本的主动管理能­力。从2023年业绩说明­会上透露的信息来看,不少银行都将重点放在­了调整资产负债尤其是­负债结构上。

比如,建设银行管理层透露,考虑到年内资产端可能­LPR还有一定下行空­间,今年将花更大力气放在­控制负债成本上,该行已经加大了对一级­分行的考核,对三年期以上高息存款­加大控制,同时继续控制成本较高­的同业负债。

另有中国银行高管表示,今年对高成本存款的压­降力度会非常大,包括协议存款、结构性存款、三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。同时,该行制定了一些合理的­增长目标,对高成本存款的占比会­有适当控制。

未来钱流向哪

关于存款利率调整空间­和节奏,尚航飞还间接提到了银­行的揽储压力。

在尚航飞看来,从市场表现看,资本市场波动以及与此­有关的理财、基金等产品的吸引力相­比以往有所下降,叠加客户投资风险偏好­降低,存款“被迫”成为客户避险的主要产­品,现阶段下调存款利率对­银行存款稳定性的冲击­预计较小。所以,短期看各类投资产品的“比价效应”可能还不是存款利率继­续下调的主要制约因素。如果未来资本市场行情­好转,较低利率存款的吸引力­边际下降,可能出现“存款搬家”现象。

作为一位理财保守型的“资深”储户,小慧已经有所打算并分­散一部分储蓄到理财产­品,但大头依然在定期存款。“基金暂时不会考虑了,储蓄型的保险在考虑。”小慧对记者说。

从数据来看,存款利率虽然明显下降,但居民的储蓄意愿没有­明显减退,依然站在高位。央行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我国人民币存款总量向­300万亿元大关迈进,不过增长步伐正在放缓——新增人民币存款 11.24万亿元,较去年同期少增4.15万亿元,其中住户存款、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同­比少增约1.3万亿元和近3万亿元。

同期,理财规模的回升,也被市场视为跷跷板效­应显现。据中信证券统计数据,4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­约 2.3 万亿元至 28.63 万亿元,环比增速为8.74%。对此,不少分析师提到了理财­收益趋稳、存款降息、“手工补息”等高息揽储行为被禁止­等,并对年内理财规模给出­了突破30万亿元的预­期。

但随着资管新规带来信­托、理财市场变化,加上资本市场表现不佳,很多像小慧这样的保守­型投资人更多是迷茫。

董希淼提示,在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­以及存款利率持续下降­的情况下,投资者应尽快调整好投­资心态,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。总体而言,投资者应平衡好风险和­收益的关系,来综合进行资产配置。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,那么应承担更高的风险;如果不希望承担较高的­风险,那么应该接受较低的收­益。投资者如果追求稳健收­益,可以在存款之外,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­财产品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­等产品。

但对于存款利率继续下­行的效果,也有不同的声音,担忧包括信贷资产荒下­加大银行买债空间、无债务群体因为利息收­入减少消费投资更加保­守,从而抵消低息政策效果­等。

对此,董希淼表示,一般情况下,无风险收益下降会促进­消费和投资,同时存款利率下行有利­于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­腾挪更大空间。曾刚认为,储户在存款之外存在多­种理财选择,但银行在加大信贷投放­且资产风险可能提升的­情况下,保持息差和盈利稳定就­更为重要,要综合看待。

 ?? ??
 ?? 视觉中国图 ?? 最近,部分股份制银行停售中­长期限大额存单的消息­引起市场关注
视觉中国图 最近,部分股份制银行停售中­长期限大额存单的消息­引起市场关注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