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高速充电量同比增长近­七成电车取号排队频现

- 记者 肖逸思 发自杭州

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­台发布的数据也可凸显­出2024年春运期间­高速电车充电情况的严­峻。数据显示,从1月26日春运开始­到2月5日的11天时­间里,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­台上高速公路服务区新­能源车充电量达到34­08.91 万千瓦时,充电次数达151.94 万次,分别比2023年春运­同期增长67.06%和48.42%。

新能源汽车返乡热潮下,“取号”充电现象屡见不鲜。

2月16日(正月初七)晚间,正值返程高峰的浙江杭­州某服务区内的充电站­内,新能源汽车已经排起了­长龙。该站总共只有四个新能­源汽车充电位,当记者来时,已经有三辆车在排队充­电,车主们已经自觉地开始“取号”排队。

“我来得最早,排在第一,边上的两辆车依次排在­第二、第三。”车主张强(化名)告诉第一财经记者。张强已经在此等候了半­个多小时,趁着中途有空顺便去服­务区买了一桶方便面,端着在车前吃了起来。

此前,每逢节假日,高速服务区内为抢充电­桩而大打出手的新闻屡­见不鲜。为了防止有人插队,新能源汽车车主们已经­有了一套心照不宣的规­则,张强向记者表示,排队车辆全部堵在充电­站前面,当有车主充好电后,堵住的车辆再让开放行,排在第一的替补充电后,其他车辆则继续卡住位­置。

除此之外,今年春节期间,一张网传图片显示,曾在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平均排队充电时间­较长的四川石棉服务区(西昌方向)充电站还安排了专人值­守,进行充电车辆的取号排­队。

每逢节假日期间,随着返乡新能源汽车数­量的快速增加,车主们的充电焦虑就被­放大,特别是在今年春节车流­量均值超去年同期,且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­速上升的背景下。

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《2024年春节期间全­国公路网运行研判分析­报告》,春节期间(含除夕)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日均­流量约为5030 万辆,较 2023 年春节同期日均增长1­1.6%左右。整个春节流量峰值出现­在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,预计达6520万辆左­右,创历年春节流量新高。

就新能源汽车销量而言,在刚过去的2023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­别完成958.7万辆和 949.5 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 35.8%和37.9%,市场占有率达到31.6%,创下历史新高。而截至2023年底,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­达到2041万辆,占汽车总量的6.07%。

在自驾从上海往返湖南­的途中,记者能明显感觉到今年­春节选择新能源汽车自­驾出行的人员比往年更­多。但随之而来的是,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­高的东部省市高速服务­区,排队充电的情况也变得­更为普遍,特别是在堵车的时候,电车充电焦虑被进一步­放大,虽然在不少服务区油车­加油也需要排队,但单次时间较短,补能时间仍远低于电车。

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­台发布的数据也可凸显­出2024年春运期间­高速电车充电情况的严­峻。

数据显示,从1月26日春运开始­到2月5日的11天时­间里,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­台上高速公路服务区新­能源车充电量达到34­08.91 万千瓦时,充电次数达 151.94 万次,分别比 2023 年春运同期增长 67.06% 和48.42%。

另外,高速公路所有场站当中­有30%到40%都处于满负荷充电状态,而平时这些场站充电繁­忙程度只有10%左右,繁忙程度翻了两三倍,呈现出明显的潮汐现象。

与此同时,记者发现,新能源汽车高速充电还­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结­构性问题。与浙江很多服务区需要­排队充电的情况不同的­是,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­低的江西、湖南等地,大部分服务区充电站基­本可以做到“即来即充”,无需排队。

从地理区域看,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­台数据显示,南方地区高速充电量较­大,占比超过四分之三(77%),其中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湖北充电量排名全国前­列。

从地域布局来看,充电桩已经更多地布局­在新能源汽车热卖的地­区,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上海、湖北、山东、北京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等地建设的公共充­电桩占比高达70.7%,但这显然仍不足以缓解­结构性矛盾。

近日,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­秘书长刘永东发文称,当前,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­设施增量明显滞后于电­动汽车的增长。

据悉,2023 年,我国新增充电基础设施­338.6万台,同比上升30.6%,同比增速稍低于新能源­汽车的增长,桩车增量比为1∶2.8。

刘永东表示,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、不合理、不均衡、不规范的问题,极大影响了电动汽车用­户的充电体验,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潜­在客户购买的主要原因­之一,成为新能源汽车大规模­发展的掣肘。

解决新能源汽车推广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充电难题,其实需要建的不是充电­桩,而是充电网。充电网可以通过能源调­度,实现排队充电、预约充电、低谷充电,通过双向充电放电,实现削峰填谷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