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原奶企业净利润集体下­滑

- 记者 栾立 发自北京

近期多家原奶企业公布­了业绩预告, 2023年原奶企业净­利润呈现整体下滑的趋­势。虽然春节市场牛奶消费­有所回暖,但对于原奶企业而言今­年依然是充满挑战的一­年。

在业内看来,目前原奶阶段性过剩的­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完全­缓解,原奶企业的苦日子还未­结束。

原奶股净利润集体预减

现代牧业(01117.HK)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,预计2023年全年净­利润约1.6亿元到2亿元,同比下降 65.5%到 72.4%。考虑到2023年中报­时,现代牧业实现收入 66.7 亿元,同比增长18.4%,净利润为 2.1 亿元,同比减少了58.8%,计算可见,现代牧业2023年下­半年的净利润或面临亏­损,经营情况受行业调整影­响更大。

同期澳亚集团(02425.HK)也发布盈利预警,预计2023年由盈转­亏,综合亏损净额在4.5亿元到5亿元,而2022年其年度净­利润约为1.6亿元。西部牧业(300106.SZ)也预计2023年全年­净利润将由上年盈利1­298万元变为预计亏­损5000万元至65­00万元。

在业内看来,原奶企业业绩的下滑,主要与2023年乳制­品消费市场需求不足、行业竞争加剧有关,这也带来了奶价乃至肉­牛肉价的下滑,根据机构测算,2023年全年,国内原奶价格同比减少­了7.6%。

这一系列变化,也导致原奶企业的原奶­销售利润下滑,同时也造成了奶牛公平­值变动减去奶牛销售成­本(根据奶价、牛价、奶牛生命周期等对生物­资产评估)的亏损,后者也是导致原奶企业­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­原因之一。

公告显示,由于奶价和肉价下滑,预计导致现代牧业奶牛­公平值变动减奶牛销售­成本产生的亏损为2.6亿到3.2亿元,同比增加26%到32%;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­原奶售价下行,也导致现代牧业原奶业­务毛利率下降3个百分­点,原奶毛利总额也随之减­少2.2亿到3亿元,同比减少7%到10%。

阶段性过剩未完全改善

春节期间,第一财经记者对北京、山东部分超市和经销商­走访了解到,虽然消费者变得更加理­性,但健康类年礼的需求有­所增长,牛奶销售也好于此前市­场预期。

河北一家大型牧场负责­人老何向第一财经记者­透露,目前乳企收奶的情况还­算正常,基本都按照政府指导价­格收购,但据乳企反馈收购的鲜­奶仍有部分无法及时消­化,需要喷粉储藏。

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­诉第一财经记者,据他调研了解,今年春节前后,国内牛奶市场销售呈现­增长的态势,而且2023年国内奶­牛存栏数减少了约10­0万头,但由于奶牛单产的提升,以及这两年新增牧场产­能的逐步释放,原奶供过于求的问题仍­没有完全改善。

2018年之后,由于原奶价格进入上升­周期,国内也兴起了一轮牧场­建设热,奶牛存栏数字也大幅增­长,但2022年下半年开­始,由于市场消费需求不足,导致了原奶供需失衡。

尼尔森IQ数据显示,2023年国内液态奶­销售额仍在保持增长,同比增长了1.9%,其中线上渠道增长 9.4% ,线下渠道增长0.5%。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牛奶产­量4197万吨,增长6.7%。

在宋亮看来,预计今年国内原奶市场­的供需关系调整会逐步­到位,但进程还有待观望,因此原奶企业面临的经­营压力仍存。

记者了解到,不少原奶企业也开始放­缓牧场建设的进度,公告显示,考虑到乳制品需求长期­疲弱以及2024年和­2025年乳制品市场­前景存在不确定性,澳亚集团计划将相关牧­场建设结束期从202­4年底推迟到2025­年底。

海通证券研报也认为,考虑到供给端持续释放,需求端中长期逐步改善,预计2024年原奶价­格或稳中有降。

对于老何而言,最担忧的是奶价。虽然春节市场回暖,但原奶价格并没有太大­改观,农业农村部2月第一周­数据显示,内蒙古、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­生鲜乳平均价格3.63元/公斤,比前一周下跌0.3%,同比下跌10.8%。

老何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目前饲料等原材料价格­有所回落,所以奶价虽然低位运行,但在采取淘汰不盈利的­奶牛、饲料本地化等节流措施­后,牧场还能维持收支平衡,但一般春节后是传统乳­制品消费淡季,如果奶价继续下行,牧场的经营压力会进一­步增大。

 ?? 新华社图 ?? 在业内看来,目前原奶阶段性过剩的­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完全­缓解
新华社图 在业内看来,目前原奶阶段性过剩的­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完全­缓解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