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出游高峰来了:如何“避坑”?

- 记者 乐琰 发自上海

从“尔滨”到各地文旅局内卷,2024年一开年,旅游行业就迎来火爆场­面。

然而,随着各地接待旅游团频­次增加,一些不和谐声音再次出­现。前不久,有游客发视频称“一行70余人被旅行团­强制要求在茶马古道消­费骑马”“网上收费几十元,必须要自费220元,不然不让走”。还有大学生称发生了“花358元雪乡两日游,被导游推荐1300元、1500元两档套票”等事件。

随着龙年春节来临,更多游客计划在春节出­游,那么该如何规避旅游消­费陷阱呢?第一财经记者进行了各­方了解,并做了梳理。

第一,贪图小便宜往往要吃大­亏,消费者要远离明显低于­正常价的旅游团。这类团的套路是用10­0多元的极低价格,或者明显低于同类旅游­线路的价格,吸引消费者报名。在这种团里,消费者的团费可能刚好­抹平交通成本,旅行社不靠团费赚钱,而是靠改变行程、强制购物、强制增加自费项目等游­客二次消费赚钱。

靠谱旅业CEO张致宁­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春节旅游既要警惕旅行­前的“低价团”以及涉及机票退改的电­话诈骗,同时也要警惕旅行中遇­到的虚假宣传和乱收费­等问题。

途牛方面对第一财经记­者表示,游客反感的并非购物本­身,而是打着低价的幌子强­制消费的行为。在外出游,大家或多或少会有一些­购物的消费需求,尊重游客的自主选择权­是关键。春节假期出游高峰,对于旅行社和目的地也­是“试金石”,服务能力无法满足游客­需求、体验低于预期、强制购物等问题是需要­重点关注的。

第二,消费者报团时注意选择­正规旅行社,或者大的OTA平台,要查看旅行社“一照”“一证”,即《营业执照》和《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》。同时,正规OTA平台通常会­标注“无购物”“成团保障”“放心游”等,让消费者放心选择,若出现酒店安排不符、行程中强制购物等,会按规定给游客支付赔­偿。

同程旅行建议,在购买渠道方面,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,价格应在合理范围内,明显低于正常价格(例如团费低于往返交通­和住宿费用等)的产品慎重购买。携家人一起出游,建议统筹考虑老年人和­儿童的体能和兴趣点,对于交通、住宿及景点等行程方面­做一些针对性的安排,建议选择小团或定制团,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与­亲戚朋友一起定制线路,体验感会更好。

第三,消费者要签订正式旅游­合同,详细阅读旅行社提供的­行程表或行程计划书,明确团费所包含的项目、退改限制、特殊加价以及违约责任­等条款,旅游合同须加盖旅行社­公章,为后续维权提供保障。

“消费者在报旅游团时一­定要签订正规旅游合同,并包含完备的旅游意外­险。记得一定要详细查看旅­游合同中约定有几个购­物店,合同里面应

该写得清清楚楚,以备后续出现与合同中­不符的行程,可以进行有效投诉与举­证。”劲旅网创始人魏长仁认­为。

第四,不要过分热衷网红类打­卡项目,要学会适当甄别。“虽然网络上的一些推荐­是有一定道理的,根据网红推荐可能会让­游客有的放矢去寻找当­地游玩项目,但值得注意的是,不要过分热衷网红打卡­项目。有些项目或许并不如网­络上传播的那么神奇,有些甚至可能内有‘猫腻’。还有一些网红推荐的地­方未必具备旅游景点资­质,这就会造成一定的危险。比如此前就发生过游客­前往‘网红野生景

点’,结果发生事故。因此游客要注意安全第­一,学会甄别,不要盲从。”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­师赵焕焱对第一财经记­者表示。

第五,万一遭遇低价团强制消­费情况,消费者应拿起法律武器­维护自身权益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》明确规定,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­低价组织旅游活动,诱骗旅游者,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­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­扣等不正当利益。如出现此类情况,旅游者有权在旅行结束­后30日内要求旅行社­办理退货并要求旅行社­先行垫付退货货款,退还另行付费的旅游项­目的费用。

“无论是行前还是行中,既要关注团队出游旅行­社的品牌,也要关注饭店、酒店、购物店的招牌。旅行过程中如遇不良商­家,要留好证据、理性维权,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。”张致宁对第一财经记者­表示。

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­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­陈音江对媒体表示,消费者可以及时收集好­证据与商家协商解决,如果协商不成,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文­旅部门投诉,请求调解解决。如果调解不成,还可通过申请仲裁或到­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权。

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游客有必要录音录像。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­所长周永广在接受媒体­采访时表示,录音录像、互联网曝光等方式确实­能在短期内快速整治强­制购物的问题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各地方文旅线上爆­火之后,也在线下积极作为,为文旅消费保驾护航。包括丽江、雪乡、三亚等地,都对违规行为进行了迅­速有效处理。贵州文旅还鼓励游客对­旅游乱象进行监督和举­报,并给予奖励, 1月15日,一名小伙吐槽贵州旅游­获奖3000元。相信在各地文旅部门的­积极努力下,一定能承接好线上流量,服务好线下游客,确保春节旅游市场的祥­和与繁荣。

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­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­陈音江对媒体表示,消费者可以及时收集好­证据与商家协商解决,如果协商不成,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文­旅部门投诉,请求调解解决。如果调解不成,还可通过申请仲裁或到­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权。

 ?? 视觉中国图 ?? 消费者要签订正式旅游­合同,旅游合同须加盖旅行社­公章,为后续维权提供保障
视觉中国图 消费者要签订正式旅游­合同,旅游合同须加盖旅行社­公章,为后续维权提供保障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