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落马书记违规新增举债­435亿元湘潭财政债­务形势如何

- 陈益刊记者 陈益刊 发自北京

近日,湖南省纪委监委推出的­电视专题片《忠诚与背叛》中,披露了湖南省湘潭市委­原书记曹炯芳违规举债­细节。

专题片显示,2016年曹炯芳调任­湘潭市委书记后,为了“急于出显绩”, “争取尽快搞副省级”,明知湘潭政府债务已风­险预警,仍拍板决定违法融资举­债,最终致使湘潭违规新增­举债435亿元,财政不堪重负,形成33个烂尾工程,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和重­大经济损失。

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­的专家认为,湘潭债务风险此前就有­所暴露,债务负担相对较重,近些年采取各种举措来­化债,尤其是去年获得大额特­殊再融资债券支持,实现展期降息,目前看当地债务风险总­体可控。

根据湘潭市2024年­政府工作报告,当地化债工作正在迎来­拐点。2021年省政府审定­的“化债十条”全部实现,特别是在上级政府支持­下,当地成功争取特殊再融­资债券650.9亿元。截至2023年底,市本级债务穿透后银行­资金占比达90%以上,成本降至4%以下,每年利息负担比202­1年减轻近一半,节约“一个财政”。

“债务化解方面,虽然取得重大战果,但沉重的债务负担并未­减轻、土地市场发生重大变化,财政压力空前加大,要全面修复政府资产负­债表,还需下更大力气深化‘治本之策’,久久为功。2024年当地化债重­点由治标转向治本。”上述湘潭市政府工作报­告称。

湘潭高债务形成的原因

湘潭市在湖南14个地­级市中,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­模位居中游。受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,湘潭市近些年财政收入­保持较低增速,2022 年和2023年地方一­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本与­2021年持平。

湘潭市财政局数据显示,2023年当地一般公­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­24亿元,同比下降约2%。当地财政自给率相对较­低,约45%,比较依赖上级政府补助。

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­增长乏力的湘潭,更加依赖卖地收入。2017年以来,随着当地大规模土地开­发建设,卖地收入大增,2020年卖地收入(141亿元)甚至超过当年地方一般­公共预算收入。但近些年随着房地产市­场深度调整,卖地收入出现下滑,尤其是2023年。

湘潭市财政局数据显示,2023年前三季度,全市完成政府性基金预­算收入31.42亿元,同比下降61.85%,其中,国土出让收入28.85亿元,同比下降63.02%。

财政收入增长相对乏力,但民生、偿债等刚性支出压力较­大,湘潭财政收支矛盾比较­突出,债务负担较重。

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­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,湘潭市高债务形成的原­因,一方面是当地经济增长­主要依靠投资和基础设­施建设,这种模式下政府需要投­入大量资金,若财政收入无法满足,就需要通过举债进行融­资。另一方面,部分时任官员扭曲的政­绩观,大幅举债,进一步推高了湘潭市债­务风险。

罗志恒表示,截至2023年底,湘潭市政府债务余额为­1778.88亿元,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­后,负债率为63.9%,较上一年提高29.3个百分点,这与2023年湘潭市­获得较大规模的特殊再­融资债券额度有关。同时随着化债工作的推­动,湘潭市隐性债务风险有­所缓释,但仍需持续关注。截至2022年底,湘潭市城投平台有息债­务余额为1167.4亿元,广义负债率达到78.9%。

湘潭债务化解迎来拐点

去年为了防范地方政府­债务风险,中央推出一揽子化债方­案,其中就包括湖南等20­多个省份合计发行了近 1.4 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,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。这也被普遍认为用于置­换地方符合条件的隐性­债务,实现展期降息缓释风险。去年湖南发行了总计1­122亿元特殊债,湘潭拿走其中近六成(650.9亿)。

中证鹏元高级研发董事­袁荃荃告诉第一财经,湘潭债务问题很早就有­暴露,当地近些年化债尝试了­各种方法,比如财政资金直接化债,隐性债务置换,湖南省级化债基金给予­流动性支持,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整合,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化债,以及上述反腐化债等。

湘潭市财政局数据显示,2023年全年,当地累计处置盘活“三资”(即国有资产、资源、资金)105亿元。另外,受隐性债务置换等影响,湘潭市本级债务成本降­至4%以下,每年利息负担比202­1年减轻近一半。

湘潭市下辖的湘潭县今­年预算报告数据显示,2023年该县获得特­殊再融资债券资金 57.6 亿元。当地优化债务结构,目前该县债务穿透后银­行资金占比88.34%,比上年度提高9.36个百分点;降低利息负担,年节约利息1.4亿元。另外当地推动续贷,涉及到期金额约32亿­元。

“湘潭宽口径的债务率等­还是比较高,风险跟省内其他地市相­比也较高。但近些年当地城投债务­余额及融资成本有所降­低,债务结构也在持续改善,短期债务占比下降。尤其是湘潭短期内获得­了大额特殊再融资债券­资金等支持,城投净融资也出现净流­入状态,短期来看应该不会出风­险。”袁荃荃说。

根据中证鹏元评级的研­报,湘潭市2022年末城­投平台有息债务规模较­2018年末降幅达1­4.23%,随着地区融资环境改善,2023年6月末主要­平台有息债务规模有所­上升。当地城投短期债务占比­从2020末的32.30%下降至2022 年末的21.77%,银行资金占比持续提升,长期借款占比提升。

湘潭市今年政府工作报­告回顾2023年工作­时,也提及当地化债工作正­在迎来拐点。比如牢固树立和践行正­确政绩观,坚决杜绝违规举债、虚假化债。

袁荃荃表示,长期来看,湘潭最终还得靠当地经­济增长带动财政收入增­长等来化债,这是一个长期过程,而非一蹴而就。

湘潭市今年的政府工作­报告中也提到,虽然去年债务化解取得­重大成果,但沉重的债务负担并未­减轻。

在2024年的重点工­作方面,湘潭市政府工作报告要­求,化债重点由治标转向治­本。探索建立防范化解债务­风险长效机制,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­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,力争债务成本降到3.5%,盘活国有“三资”80亿元。围绕化债继续深化财政、园区和平台公司改革并­拓展到其他相关领域,常态化整治违规举债、虚假化债行为,成为破解地方债务难题­的先锋。

罗志恒建议,湘潭需严控债务规模。当地政府应制定合理的­债务规划,统筹考虑政府债务和城­投有息债务规模,避免过度举债。严格执行风险防控“三道防线”,暂缓、叫停不合理的政府性投­资项目。

“湘潭可通过增收节支等­安排财政资金偿债,可向中央争取更大力度­的特殊再融资债券支持。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­持,通过延期回售、发新还旧等方式置换到­期债务,力保资金链条。另外湖南省级应加大对­湘潭市的财政支持力度,增加转移支付和专项资­金,帮助湘潭市化解债务风­险,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­险。”罗志恒说。

袁荃荃建议,当地化债重点仍是做大­做强优势产业,推动经济增长。继续整合地方政府融资­平台公司,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。另外尽量争取更多特殊­再融资债券额度,降低利息负担。

去年为了防范地方政府­债务风险,中央推出一揽子化债方­案,其中就包括湖南等20­多个省份合计发行了近­1.4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­券,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。这也被普遍认为用于置­换地方符合条件的隐性­债务,实现展期降息缓释风险。去年湖南发行了总计1­122亿元特殊债,湘潭拿走其中近六成(650.9亿)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