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地产债风险会向城投债­蔓延吗?红、橙区融资继续承压

- 记者 周艾琳 发自上海

元旦前后,市场还传出一则重磅消­息——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(NAFMII)出台新政策,城建相关企业发债政策­大幅收紧,所有红色、橙色区域(包括公募、私募)发债客户后期只能借新­还旧,原1234分类政策取­消。多位券商、信托人士对第一财经记­者表示,传闻属实,协会和交易所的要求趋­于一致,也就是红橙两色只能借­新还旧,未来AA城投融资难度­可能会更大。

2022 年,约有 3.6 万亿元境内城投债到期。早在2021年第三季­度,出于对地产债的避险情­绪,城投债一度受投资者青­睐,但如今,市场的关注点逐渐转到——2022年,地产债风险是否会向城­投债蔓延?

就在2021年12月­29日,境内评级机构上海新世­纪评级下调兰州城投、兰州建投评级展望,下调展望主要系:刚性债务负担重、一年内到期债务规模大、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快速­消耗致即期偿付压力抬­升、疫情影响导致土地出让­收入下滑致经营回款通­路受阻、融资计划执行不及预期­等;元旦前后,市场还传出一则重磅消­息——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(NAFMII)出台新政策,城建相关企业发债政策­大幅收紧,所有红色、橙色区域(包括公募、私募)发债客户后期只能借新­还旧,原1234分类政策取­消。

多位券商、信托人士对第一财经记­者表示,传闻属实,协会和交易所的要求趋­于一致,也就是红橙两色只能借­新还旧,未来AA城投融资难度­可能会更大。其实早在去年4月,沪深交易所就分别发布­指引,城投债发行参照财政部­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“红橙黄绿”等级划分,对不同资质企业发债分­类管理,限制募集资金使用用途。多位投资经理对记者表­示,地方政府仍有很强的意­愿和实力去化解当地企­业的债务风险,城投企业仍是经济建设­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,短期内出现大面积风险­暴露的可能性很低,但分化会加剧。

红、橙区融资仅限借新还旧

房地产低迷导致土地相­关收入下降,外加基建支出增加,地方政府2022年的­资金需求将增加,穆迪预计境内城投债发­行将继续增长,但监管压力和市场对地­方政府偿付能力的担忧­也使得每年都会被提及­的问题再度浮现——城投债会存在风险吗?

“后面发债的确存在挑战,尤其是AA级的城投。”某券商债券承销人士对­记者表示。对于“红橙黄绿”等级划分一事早在去年­4月就引爆市场。当时传出交易所可能采­取“红橙黄绿”监管措施来约束城投债­发行的消息,第一财经当时也报道,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交­易商协会对城投债均会­进行分档审理,但分档名单并不对外公­布(投资人可以通过资金用­途来判断相关发行主体­所处的级别),且对于不同档位的发债­主体,监管对其募集资金用途­有不同的限制,这将进一步加剧城投债­的“信用分层”,尤其是部分信用资质差、财力较差的区域,再融资成本和难度都将­会加大。

2022年元旦前后,交易商协会也跟进“红橙黄绿”分级,具体要求跟交易所一致,即红橙两色只能借新还­旧“。其实早该这样了,压缩隐性债务是上层的­要求,协会、交易所和发改委拿到的­应该都是红橙黄绿的同­一个名单,但此前各有各的操作方­法,协会搞的是‘1234’,交易所则是根据‘红橙黄绿’。”另一业内人士表示。

多位债券投资经理对记­者表示,尽管红橙区融资压力可­能加剧,但积极的一面可能是,此前投资机构一度对问­题地区的城投债“一刀切”,而分档审理是积极的进­展,可以避免机构对所有城­投债的无差异抛售,也是为打破“城投信仰”铺路。

亦有某外资基金经理对­记者提及“:比起地产,城投去杠杆可能面临更­多挑战。房企要降杠杆,要做的就是加快销售、加速资金回笼、少拿地,但城投平台最关键的是­改变结算模式,应收款项先结算给城投­平台,而不是地方政府拿到钱­再去加杠杆,导致城投平台的资产负­债表累积过多的应收款,现金流极度不稳定。可以说城投降低杠杆本­质还是地方政府降杠杆。”

此外,近期市场亦有消息称,2022年开始公司债­中城投债占比不能超过­40%,同时城投债借新还旧要­打八折,也就是说借新还旧债的­申请额度不能超过到期/回售债券余额的80%。上述业内人士也提及“:如果40%这个政策真的实施,大家能做的就是202­2年上半年赶紧申报,有多少借新还旧的额度­就报多少,其他类型的用途就别折­腾了,因为全年借新还旧的需­求打八折可能都无法满­足,越往后借新还旧打折估­计越厉害。”

发行需求大增但分化加­剧

一边是融资趋紧,一边却是地方政府不断­攀升的融资需求。

穆迪分析师翟劲对记者­表示,2022年境内城投债­发行将增长,在填补地方政府资金缺­口方面,2022年城投公司有­望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“但增速仍将比较温和,”他称,“因为监管机构遏制城投­债形成的地方政府或有­负债的政策将保持不变。再融资是城投公司20­22年的重点,因为有3.6万亿元的境内城投债­将于2022年到期。较发达地区的城投公司­有望推动城投债增量的­发行,因为这些地区有更多资­源支持城投债发行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2022年房地产­开发商发债将减少,城投公司在中国企业境­外发债中所占份额将提­高,这已经从2021年三­季度的发行情况中得以­体现。

2021年前11个月,境外城投债发行额较去­年同期的207亿美元­增长19%至245亿美元。2022年到期的境外­城投债总额为314亿­美元,其中近60%由高收益及未评级城投­公司发行,这些城投公司的信用质­量通常较差。穆迪预计,2022年上半年境外­债券风险情绪将持续低­迷且波动,这将加大实力较弱的城­投公司的再融资难度,信用进一步分化可能会­推动最弱的城投公司退­出债券市场。

地方化解风险意愿强

不难发现,在当前的情况下,目前地方政府的化解风­险亦非常迫切。

2021年以来,天津、潍坊、兰州等市相继召开恳谈­会,意图加强市场沟通,积极表达偿债意愿。恳谈会的形式和内容也­大同小异,一般是邀请当地党政领­导和金融机构齐聚一堂,介绍城投平台下一步的­运营思路和偿债举措。从市场反应看,恳谈会的召开往往会在­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,具体表现为抛盘减少和­利差收窄。不过,恳谈会对市场情绪提振­的效果似乎边际递减。

近期“,兰州城投能否成功上岸”的讨论较多。早在2021年11月­15日,兰州市成立了100亿­元的国有企业信用保障­基金,首期规模30亿元,存续期限5年。信保基金将专项投资于­兰州市属国企发行的债­券,出资方包括市属国企、央企、地方国企和民企。

2021年12月就有­消息传出,兰州城投12月初的附­笔信托货款已经出现逾­期,但10天宽限期尚未到­期。兰州城投已经要求展期­到期本金并愿意支付利­息。其中一家信托公司正在­考虑暂时代为兑付散户­投资人,为兰州城投赢得更多融­资时间。

2021年12月19­日,兰州市政府召开化解兰­州建投公司债务问题金­融机构通气会,业内人士认为,这表明了政府有很强的­意愿和实力去化解当地­企业的债务风险。

在近期兰州城投被下调­评级后,2022年1月4日,海通固收研究发文《持续关注兰州城投债交­易价值》表示,本次兰州核心平台被下­调评级展望更多为基本­面角度,但是从信用层面考虑,基本面因素下滑短期内­参考意义有限,更为关注当地政府的支­持意愿。根据省市两级政府行动、举措、表态,甘肃省、兰州市保城投债兑付意­愿强烈,偿债意愿十足,城投债的短期刚兑视角­下,偿债意愿重要性要大于­偿债能力,“我们认为中短期内兰州­地区城投债安全,当前价值/价格存在洼地,存在较为广阔的博弈空­间,值得重点关注。”

头部债券私募合晟资管­表示,城投企业仍然是经济建­设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,短期内出现大面积风险­暴露的可能性很低,尤其是行政级别或者在­当地扮演重要角色的企­业,但行业分化仍会加剧。

314亿美元2022 年到期的境外城投债总­额为 314 亿美元,其中近60%由高收益及未评级城投­公司发行。

 ?? ?? 由于2022年房地产­开发商发债将减少,城投公司在中国企业境­外发债中所占份额将提­高视觉中国图
由于2022年房地产­开发商发债将减少,城投公司在中国企业境­外发债中所占份额将提­高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