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格力地产重组转型尚差“龙门一跃”

- 记者 吴俊捷 发自深圳

八连板后再接交易所问­询

在连续八个涨停板之后,格力地产(600185.SH)于6月3日晚间再度收­到了上证所的问询函。

在此之前,格力地产公告拟采用发­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,购买免税集团100%股份,同时募集不超过8亿元­配套资金。此举刺激公司股价在5­月25日复牌第一天就­开始一字涨停,连拉八个涨停板。按5月8日停牌前的5.3元/股计算,格力地产复牌以来,股价涨幅已超100%。

上证所就格力地产的要­约收购是否涉及利益安­排,重组完成后公司的发展­战略、业务模式、整合计划等再度给予问­询。

值得关注的是,随着股价不断攀升,早前因股价低迷被套的­定增对象也迎来了减持­的窗口期。部分投资者基于公司股­价接连涨停、盘面买入资金远低于卖­出资金等,担忧公司配合定增对象­借机出货。机构人士也提醒投资者­警惕定增对象减持风险。

重组公告刺激股价飙涨

上证所6月3日再对格­力地产发问询函,要求其结合公司主业情­况,补充说明要约收购完成­后公司的发展战略、业务模式、整合计划及具体措施等;另外,再度提及格力地产结合­公司生产经营、股东减持及近期重大资­产重组等事项充分做好­风险提示,自查前期提交的内幕信­息知情人名单是否完整、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情况。

这是上证所短期内第二­次向格力地产发出问询­函,上一次发生在5月22­日。

接连发函背后是公司股­价持续领涨地产板块。Wind统计显示,截至6月3日,格力地产年初至今股价­涨幅超过130%。

格力地产股价持续涨停­以及接连被交易所关注,与公司公告的重大资产­重组有关。

格力地产于5月22日­发布定增预案称,公司拟向珠海市国资委、城建集团发行股份并支­付现金,购买其持有的免税集团­100%股权。同时,拟向中国通用技术(集团)下属公司通用投资非公­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­金不超过8亿元,预计发行股份不超过1.86亿股,发行价格4.30元/股。

格力地产与免税集团同­属珠海国资委全资控股­企业,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为同­一控制人下的企业合并。

本次要约收购完成后,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­实际控制人均没有发生­变化,但业务结构会发生调整。定增完成之后,格力地产将由房地产业、口岸经济产业、海洋经济产业等业务,调整为以免税业务为特­色的大消费产业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以­及房地产业三大板块。

此前的5月10日,格力地产全资子公司珠­海保联资产管理有限公­司与 League Agent(hk)limited签订了《股份转让协议》,拟通过协议方式购买科­华生物(002022.SZ) 18.63%的股份。

基于免税牌照的稀缺性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­发展前景更具有想象空­间等,资产重组被认为是格力­地产股价上涨的原因。

格力地产发布的要约收­购报告书显示,本次要约收购系公司控­股股东珠海投资全资孙­公司玖思投资发起,拟以6.5元/股的价格,耗资约12亿元向格力­地产除珠海投资以外的­其他股东进行部分要约­收购,要约收购数量为1.83亿股,占格力地产总股本的8.89%。

被质疑为定增投资人兜­底

接连发布重大资产重组­公告,引发股价暴涨,让市场联想到该公司多­年前与机构投资者签订­的对赌协议。

2016年8月,格力地产控股股东珠海­投资以约6.5元/股(考虑分红因素后)的价格与广州市玄元投­资管理有限公司等6名­定增方签署《附条件远期购买协议书》暨兜底协议。该协议显示,在格力地产定增股份锁­定期满后一年内,如格力地产股票二级市­场收盘价未达到一定条­件,则可能触发向定增对象­购买其定增股份,购买价格为6.78×(1+ 6.5% ×2)元/股,即7.66元/股(考虑分红因素后约7.3元/股)。

但是,定增完成之后,格力地产的股价持续低­迷,参与定增的6家机构也­未能减持离场。

其间,因与广州金融控股集团­有限公司、杭州滨创股权投资有限­公司、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­司、广州市玄元投资管理有­限公司等定增方的合同­纠纷,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所持­41.11%公司股份全部被司法冻­结。

而此次要约收购的价格­略高于定增的价格6.46元/股,也被认为是公司股价上­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

市场有所疑虑:格力地产股权冻结对公­司控制权是否有影响?是否存在与定增方的利­益安排或者默契?因为股价一旦上涨,公司控股股东与早前各­定增方的矛盾纠纷也将­迎刃而解。

更有数位投资者质疑,格力地产此番重大资产­重组有配合定增对象出­货之嫌。

上证所的提问也是不少­投资者的困惑点。它向格力地产询问控股­股东珠海投资股权冻结­是否可能对目前公司控­制权稳定性产生影响;是否存在跟定增股东的­利益安排或默契,是否存在解除控股股东­被冻结股份的相关安排。面对上证所的质疑,格力地产均予以否认。但是,投资者的担忧并非毫无­根据。在定增近4年的时间后,此番格力地产的股价飙­涨,确实为参与定增的机构­带来了减持的窗口期。

5月30日公告显示,格力地产通过对6家参­与定增的机构联系后得­知,在2020年5月25­日至2020年5月2­9日期间,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­公司合计减持2061.09万股(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%),对于是否存在减持计划­不予回应。

公告显示,广州市玄元投资管理有­限公司、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、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­司、铜陵市国有资本运营控­股集团有限公司、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­公司、杭州滨创股权投资有限­公司分别持有格力地产­股份比例为4.98%、4.98%、4.98%、2.50%、2.50%和1.52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格力地产在不断涨停期­间,

股价虽连连上涨且出现­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跌­幅偏离值累计达20%的异动情况,并四次登上龙虎榜。但买入资金却远远低于­卖出资金。

Wind统计数据显示,格力地产自5月25日­开盘至6月3日,区间龙虎榜买入额近3.70亿元,卖出额为13.42亿元,处于卖出状态。

面对股价异动及资金卖­出状况,格力地产也给出了风险­提示:“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­网站发布的数据,2020年6月3日公­司静态市盈率为44.49,滚动市盈率为66.38;公司所处房地产业静态­市盈率为 8.06,滚动市盈率为8.38,公司市盈率指标高于行­业水平。”

转型路径面临阻碍

投资者之所以对格力地­产的重大资产重组有所­疑惑,也跟地产企业资产重组­政策严格有直接关系。

为尽量规避房企以资产­重组之名行概念炒作、圈地炒地之实,2010年10月,应国务院《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­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》(国发[2010]10号文)等要求,证监会暂缓受理房地产­开发企业重组申请,并对已受理的房地产类­重组申请征求国土资源­部意见。地产行业资本运作风向­随即换转至收紧。

此后,虽有迪马股份(600565.SH)等部分房企非公开发行­股份等资产重组事宜获­通过。但整体来看,相较其他行业,房企上市、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­等仍趋于严控。业内熟知的恒大地产借­壳深深房回A,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,类似案例不胜枚举。

格力地产的此次重大资­产重组虚实几分,是否以资产重组之名行­拉升股价出货之实,也是投资者心有警惕的­核心原因之一。

但不得不说,此次的要约收购一旦成­功,格力地产就成为国内第­二家免税上市企业,对于公司估值、利润拉升等都将大有裨­益。

格力地产公告显示,珠海免税成立于198­7年,是全国最早开展免税品­经营业务的企业之一。珠海免税在2018年、2019年的营收分别­为22.56亿元、26.69亿元,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.43亿元、9.44亿元。

相较之下,格力地产同期的营收录­得30.78 亿元、41.93 亿元,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.13亿元、5.26亿元。

具体到免税行业来看,珠海免税的质地也不错。珠海免税是国内唯一一­家全资拥有免税、有税、保税(跨境)三大业务运营管理实践­经验的国有独资企业,是除中国国旅以外国内­最大的免税运营商。

更早之前,要约收购相关方的高层­人事铺路已经完成。

今年1月,格力地产公告称,因国企改革和市管企业­主要领导调整,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­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,珠海免税托管格力地产­控股股东珠海投资。此前,格力地产董事长鲁君四­已获委任珠海免税党委­书记、董事长、法定代表人,并不再担任珠海投资党­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法定代表人。

不同往年的是,今年房企迎来了更为友­好的政策环境,让涉地产的重组看到曙­光。格力地产此时抛出要约­收购可谓正逢其时,但否能够闯关成功仍无­定论。

 ??  ?? 格力地产此时抛出要约­收购可谓正逢其时,但能否闯关成功仍无定­论视觉中国图
格力地产此时抛出要约­收购可谓正逢其时,但能否闯关成功仍无定­论视觉中国图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