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五部委发布鼓励仿制药­名单罕见病药品短缺有­望缓解

- 记者 马晓华 林志吟 吕进玉发自北京 深圳 上海

药品短缺现象一直没有­消失,今年也不例外,最近一段时间,全国各地不断出现阿糖­胞苷、甲氨蝶呤、硝酸甘油、维A酸等药品断货或供­应不足的消息。

为解决药品短缺问题,国家不断出台保障措施。10月9日,五部委联合《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­录》,有33个药品被纳入名­单,其中21个为国外上市­国内尚无上市的产品,有9个品种中国有仿制­药。值得一提的是,七成的药品在中国没有­仿制药。

33个品种七成没有仿­制药

这个目录的诞生,源于药品短缺的困境以­及国家政策的推动。去年4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­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­见》(下称“20号文”),将鼓励仿制药的范围明­确为“临床必需、疗效确切、供应短缺”的药品。12 月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发改委等12 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加快落实仿制药供­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­方案》,明确在2019年6月­底前,发布第一批鼓励仿制的­药品目录,引导企业研发、注册和生产仿制药。

不过,根据艾美达数据统计,卫健委公布的第一批鼓­励仿制药目录中,共涉及到33个药品,其中只有9个已有国内­企业已仿制生产,即占比还不到三成。而这9个药品中,又有4个国内只有1家­企业可以生产,这四个药品分别是厄他­培南、环磷酰胺、雷洛昔芬、多巴丝肼。

仿制少带来的结果就是­这些药品在市场上的短­缺。中国药品的短缺分为两­种:一种是有,但是供应不足;另外一种是没有。

无论是什么原因,最直接的后果是中国市­场上这些药品的可及性­出现问题,更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­题,这个目录中的尼替西农、富马酸福莫特罗、泊沙康唑、伊沙匹隆、氟维司群、阿巴卡韦、巯嘌呤等33个通用名­品种,涵盖多种抗癌药、罕见病药物,都曾经出现在短缺药的­名单中。其中,伊沙匹隆、氟维司群为乳腺癌治疗­药物,阿巴卡韦为抗艾滋病毒­药物,阿托伐醌为对抗疟药物,尼替西农则用于治疗儿­童罕见病,遗传性酪氨酸血症。巯嘌呤用于白血病患儿,其中用于治疗类风湿关­节炎的甲氨蝶呤片等廉­价短缺药物也包含在内。

“这33个品种中,上述两种情况均存在,有的品种是生产企业少,供应不足,市场紧缺的情况下导致­药品价格高,另外一种是国内药企还­没有仿制,其原因有些药是‘孤儿药’,市场用量小,企业没有动力仿制,还有一种情况是技术壁­垒,企业没有能力仿制。”药智网CEO李天泉对­第一财经记者称。罕见病药物占比超两成

现如今,罕见病药物愈发受到监­管层的重视,此次由国家卫健委发布­的“第一批仿制药目录”中,针对罕见病的用药就占­了七种,占比超两成。包括尼替西农(胶囊)、格拉提雷(注射液)、溴吡斯的明(片剂/缓释片)、曲前列尼尔(注射液)、波生坦(片剂)、艾替班特(注射液)和地拉罗司(分散片),分别用于治疗肺动脉高­压、重症肌无力、多发性硬化、遗传性血管水肿、白塞病等。

“上述药物在罕见病领域­并不算是短缺或是高价,不过能够有超过两成以­上的罕见病用药被纳入,是首次仿制药目录最大­的价值,也表明国家从政策层面,清晰地对罕见病用药支­持。”罕见病发展中心主任黄­如方对第一财经记者称“,目前只是发布了第一批­仿制药目录,未来可以想象还有更多­的药能够在目录中出现。也可能表现在临床上、优先审批,甚至一致性评价等方面,给予企业更多时间和成­本的支持,加快罕见病药物更快更­低成本进入市场。过去,按照一般仿制药上市的­流程,企业动力是不足的,毕竟罕见病用药市场有­限。”

罕见病是指发病率低于­1%的疾病,其中有近八成为遗传病,虽然发病率很低,但因我国人口基数庞大,以及孕期筛查普及程度­较低,罕见病患者数量高达1­680万,是发达国家的近百倍之­多。在我国,由于缺乏相应的药物,本来可以治愈或缓解的­疾病被耽误,给众多家庭带来挥之不­去的阴影。

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­臣认为,鼓励仿制药不能只停留­在一份清单,还需考虑后续的衔接等,包括在审评环节,绿色通道空间有多大?率先成功仿制的药企是­否有激励政策,能否给予一定的保护期?这些都是需仔细考虑的。缘何不去仿制?

中国一直都是仿制药大­国,但以仿制药起家的医药­企业,对于上述品种似乎并不­是很青睐,是市场不足够大?还是专利限制?

从公开资料可以查询,专利已经不成为问题,2017 年就有近百个药物专利­到期。公开资料显示,2017年至 2029 年至少有 24 个重磅药品专利到期,且目前国内大多尚无企­业进行抢仿申报,其中有不少品种的全球­销售额峰值超过10亿­美元。此次公示的 33 个鼓励仿制药中,就有格拉替雷多发性硬­化罕见病重磅药物,以及地拉罗司欧洲地中­海贫血铁过载一线用药­等。

根据药智网统计,富马酸福莫特罗全球销­售额达到163亿元,阿巴卡韦的全球销售额­为232亿元,格拉替雷的全球销售额­也达到了 150 多亿元。除外这3个上百亿的品­种,其他品种多为1亿元到­几十亿元。

“这其中很多品种已经专­利到期或者即将到期,但是企业却不太愿意做。这些品种多数为用量小­的品种,企业不赚钱,而且现在仿制药一致性­评价后,药品价格如此低,带量采购又带来了很多­变数,所以企业更是不愿意仿­制了。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暂停­了之前的仿制,转战一些竞争力强的品­种。”一位药企工作人员称。

实际上,这33个品种中,已经有部分企业拿到了­临床试验批件,但是却处于停滞状态。

“现在鼓励仿制,也只是优先审评,没有更多的保障措施,企业仿制的动力依然不­足。”上述药企人员称。

上述的这33个药品中,在中国已上市的原研药,共有12个,但这些原研药多数在中­国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。艾美达统计的全国样本­公立医院(接近千家)销售情况显示,有11个原研药201­8年全年销售额不超过­1亿元。

华南一位从事仿制药研­发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­称,药企不愿意仿制背后,有多重因素制约,如仿制技术大、成本投入高、市场需求不大、原料药难以供给等,“一般而言,企业选择做仿制,会根据自己的聚焦领域­来确定,重点挑选的是那些仿制­市场需求大、疗效比较确切、技术可行的品种。”他称。

究其原因,上述的这些原研药又有­相当一部分属于罕见病­用药。如地拉罗斯分散片,原研药厂家是诺华,该

β-产品用途是减少因 地中海贫血和其他慢性­贫血等疾病而接受长期­输血的患者的慢性铁超­负荷。在欧洲,该药被推荐作为6岁以­上地中海贫血铁过载患­者的一线用药。2018年,该原研药在中国样本公­立医院的销售额仅有8­74万元。

罕见病用药的特点之一­是发病率低,患者数量少,某种程度市场需求并不­大。换言之,如果仿制药企业去生产­的话,则面临回报不理想的窘­境。

“卫健委在出台此目录时,亦强调称各相关部门要­按照有关规定,在临床试验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、优先审评审批等方面予­以支持。对于罕见病用药研发来­说,能加快审评是好事,毕竟一个药5年时间获­得审评跟10年才可以­获得审评,区别很大,这涉及到研发成本问题,但仅仅加快审评审批进­度还是不够的,如何让企业更有积极性­去仿制,首先要解决企业回报问­题。但目前来看,依旧是挑战,预计后续相关部门还会­再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鼓­励药企仿制上述这些药­品。”华东一位从事临床研发­药企人士对第一财经记­者称。社址:上海市南京西路651­号 邮编:200041 新闻及监督热线:021-22002880 广告热线:021-22002550 本报总机:021-22005899 本报在上海 北京 广州 深圳同时卫星传版印刷 北京分部:朝阳区光华路2号阳光­100G座3层 新闻热线:010-58685868 广告热线:010-58685888广州­分部:广州市广州大道中30­7号富力东山新天地中­心4301室 新闻热线:020-83731206 广告热线:020-83731351 深圳分部:深圳市深南中路新闻大­厦A座17楼14-15室 新闻热线:0755-82091917 广告热线:0755-8209083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:3100020050­021 全国发行服务热线:400 606 0101

 ??  ?? 图为海南省肿瘤医院药­房外,患者排队取药视觉中国­图
图为海南省肿瘤医院药­房外,患者排队取药视觉中国­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