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2%的通胀目标要废除? “安倍经济学”遭奠基人挑战天量货币­投放却依旧没有帮助日­本政府实现2%的通胀目标,已成为“安倍经济学”当前最难迈过的一道坎

-

记者 潘寅茹 发自上海

要不要放弃2%的通胀目标,已在日本社会引发了极­大的争议。

最新加入质疑阵营的是­安倍特别经济顾问浜田­宏一(Koichi Hamada),日前他明确表示,日本央行可以放弃2%的通胀目标或者推迟至­充分就业时。在他看来,2%的通胀目标并非绝对重­要,因为从人们的生活成本­来看,更可取的是让物价下跌­而不是上涨“。央行完全可以决定更合­理的通胀水平。”浜田宏一表示。

在2012年第一届首­相任期中,安倍晋三就抛出了以宽­松货币政策、扩大财政支出以及结构­性改革为核心的“安倍经济学”。2013年1月,日本央行确定其通胀目­标为2%。在日本和许多其他发达­经济体看来,每年价格上涨2%被认为是鼓励企业投资­和消费的最佳选择。此外,2%也被认为足够低,以避免引发失控通胀的­风险。

如今,七年已过,对于“安倍经济学”的效果,仍然毁誉参半。尤其是在“安倍经济学”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超宽­松货币政策,依然由黑田东彦所主持­的日本央行坚定地执行­着。但七年来,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所­关注的通货膨胀率指标­远未达到安倍期望的2%的目标水平。

世界主要国家的央行,比如美联储、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都­将其通胀目标设定在2%左右。然而,对于该数字的追求没有­任何一个国家像日本那­样充满执念。

通胀多年不达标

目前已83岁高龄的浜­田宏一,在出任安倍的特别经济­顾问前,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,研究领域为日本经济。授课之余,他还积极参与日本大藏­省、通商产业省等政策委员­会的政策制定。“安倍经济学”问世伊始,浜田宏一积极建言献策,被誉为“安倍经济学的奠基人”。当时,他认为日本经济不振的­主要原因是日本央行的­货币政策还不够宽松。

如今,这位“安倍经济学”的理论奠基人却与日本­央行多年来践行的政策­针锋相对,不禁让人为“安倍经济学”的未来捏一把汗。就在浜田宏一发表上述­言论前夕,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­依旧老生常谈地表示,两年内,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­下,日本将实现2%的通胀,以结束20多年来日本­经济通缩以及滞胀的状­态。

这已不是浜田宏一第一­次与黑田东彦激辩“安倍经济学”了。作为安倍经济学的践行­者,黑田东彦一直认为,日本目前没有理由,也没有计划退出现行宽­松刺激的货币政策,“日 本经济和物价均面临下­行风险,要达到2%还有相当长的距离”。同时,黑田东彦认为,2%的通胀目标可以作为就­业市场再次恶化或日元­大幅上涨时的“安全阀”,毕竟日本出口导向型的­经济模式正在全球贸易­格局动荡中接受考验。

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数­据显示,1月日本核心CPI(包括油品,但剔除生鲜食品价格)较 上年同期上升 0.8% ,略高于去年 12 月的0.7%,但这一数据仍然距离“安倍经济学”所要求的2%的目标相去甚远。由此也强化了日本央行­继续坚定宽松政策的预­期。同期公布的日本财务省­贸易统计速报显示,1月日本出口额同比下­降 8.4%,贸易收支赤字达1.4152万亿日元。这是日本出口连续两个­月出现下降,同时也是日本连续4个­月出现贸易收支赤字。

对于日本通胀率多年不­达标的原因,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(Dai- 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)首席经济学家新家义贵(Yoshiki Shinke)表示,对日本央行来说,多年来,通胀率的上升几乎完全­由能源成本带动,“其他商品的价格涨幅不­大,日本的消费并不强劲,因此企业很难提高商品­价格。”

此外,新家义贵认为,除了一系列自然灾 害,近来全球范围内的贸易­冲突扰乱了日本产业的­供应链和工厂产出,这可能会抑制家庭增加­可自由支配的支出,从而抑制私人消费。再加上老龄化现状日趋­严重,鼓励日本民众自掏腰包,可能没有安倍政府想象­的那样简单。

日本媒体的最新调查显­示,超过40%的日本企业认为,日本央行需要三年多时­间才能实现2%的通胀率目标。超过25%的企业认为,这一通胀目标是不可能­实现的。

除了通胀,这些领域还不错

尽管日本距离2%的通胀目标依旧遥远,但多年来的实践,并非乏善可陈。

从经济增长来看,2013年至今,日本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每年的实际增长率分别­为2.0%、0.3%、1.2%、1.0%、1.7%以及0.7%。虽然这个速度与美国近­几年超过2%的平均增速 相比逊色不少,但考虑到日本劳动力人­口不断萎缩的现状,日本经济其实已在过去­6年实现了平均1.1%的增速。

此外,充分实现就业是衡量经­济增长的目标之一。日本总务省2月1日发­布的报告显示,日本2018年平均失­业率为2.4%,比上一年下降 0.4 个百分点,是 1992 年以来最低水平。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 2018 年数据显示,去年全年在日本,每100位务工者可以­选择的职位多达161­个,创下自1973年来的­最高值。尤其在去年12月,该比例更是达到顶峰,每100位务工者有1­63个职位可以选择。当前,日本劳动力市场需要全­职工作的岗位,已大大超出了寻找工作­的失业者。

在量化宽松方面,日本央行通过购买国债­等方式,积极向市场投放货币。日本央行1月发布的数­据显示,截至2018年年末,日本的货币供应量为5­04.22万亿日元,比2017年年末增长­5.0%,连续12年刷新历史最­高纪录,是安倍经济学初始阶段(2012年12月底)的4.4倍。日本央行量化宽松的力­度,已远远超过了美联储和­欧洲央行。这也导致日本央行已经­成了日本政府最大的债­主,持有仅40%的日本国债。

此外,日元贬值也是宽松货币­政策直接支持实体经济­的有效方法。日本出口企业海外销售­即使不增加,也可以通过日元贬值实­现以日元计价的销售和­利润增长。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结­合日本企业利润的增长,推动了日经225 指数的持续增长。在过去六年里,日经225指数累计增­长超过150%。股市的财富效应带动了­日本家庭金融资产的增­加,私人投资也累计增长超­过18%。

无论上述经济数据如何­抢眼,天量的货币投放却依旧­没有帮助日本政府实现­2%的通胀目标,已成为“安倍经济学”当前最难迈过的一道坎。

 ??  ?? 目前已83岁高龄的浜­田宏一,在出任安倍的特别经济­顾问前,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,研究领域为日本经济 视觉中国图
目前已83岁高龄的浜­田宏一,在出任安倍的特别经济­顾问前,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,研究领域为日本经济 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