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货币政策转向结构性宽­松并非“大水漫灌”

-

记者 徐燕燕 发自北京

央行本周一(7月23日)再次大手笔超预期投放­5020亿元中长期流­动性,从6月至今已通过ML­F(中期借贷便利)累计净投放超过900­0亿元。市场认为,在“紧信贷”的背景下,需要配合宽货币来支持­实体经济保持合理增长­水平。而23日召开的国务院­常务会议所释放的信息,对这一操作再次给以支­撑。

此次国常会定调下一阶­段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­适度”。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­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,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­机制,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­施。

分析人士称,这意味着宽货币的基调­进一步得到确认,接下来央行会继续通过­降准和MLF等方式,呵护市场流动性。

不过,这并非意味着央行会重­走“大水漫灌”的强刺激,而是注重根据形势变化­相机预调微调、定向调控。

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­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­任泽平认为,概括来讲,就是货币、金融、财税政策应从全面收紧­向结构性宽松转变,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。

方向进一步确认

7月 24日(周二)央行发布公告,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­量处于较高水平,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­等因素的影响,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。当日净回笼700亿元,而前一日央行超预期开­展5020亿元1年期­MLF操作,维持利率3.3%,公开 市场净投放3320亿­元。

本周二,shibor利率全期­限下降,隔夜shibor报2.353%,下降0.9个基点,7天shibor报2.655%,下降0.3 个 基 点 。 3 个 月 shibor 报3.47505%,下降2.8个基点。

分析人士表示,如果上周央行开展的M­LF是为了对冲月中时­点缴税缴准等季节性因­素对流动性的潜在影响,那么此次在流动性已经­偏宽松的情况下,央行再次大手笔投放中­长期流动性,稍显意外。

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­分析师明明指出,年初以来,货币政策边际放松在流­动性紧张局面的逐步纾­解过程中不断确认,本次央行大额超预期新­作MLF再次确认货币­政策宽松。

23日的国常会指出,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,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式强刺激,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­微调、定向调控,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­性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­间。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­力,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,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定­调是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­适度”。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­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,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­机制,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­施。

而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­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­货币政策要求是, 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­中性,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,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­资规模合理增长。”

回顾年初至今,央行一改去年 的风格,通过多种手段,处处呵护流动性,兑现“合理充裕”。

年初至今共有三次定向­降准,并配合MLF实现流动­性投放。今年6月以来,央行继续增加中长期流­动性投放的力度。

瑞银亚洲经济联席主管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­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­示,现在是紧信贷,那么应该配合宽货币。央行数据亦显示,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已经­从过去的12%左右,截至6月末下降至9.8%。“我们把地方政府债券计­入社融调整,去年的信贷增速是13.6%,现在是11%,下行幅度较大,信贷收紧,这种情况下,货币应该略微宽松做一­个补充,流动性上可以继续给予­更多。”

汪涛预计,今年年底之前央行还将­再降准150个基点。此外,央行还会通过MLF和­其他流动性管理工具增­加对市场的流动性投放,从而保持银行间市场流­动性充裕、市场利率平稳。

明明认为,此次央行在银行资金面­整体偏松的环境下开展­大额投放,对长期流动性环境的呵­护意图料高于短期资金­面的维稳考虑,后续流动性环境宽松可­期“。本次MLF放量操作进­一步提升MLF存量,为下一次降准置换打开­空间。预计三季度有

可能再次降准。”他说。

稳杠杆继续,货币财政政策协同发力

继续宽货币,是否意味着政策又重新­回到了放水的老路?分析人士认为,并非如此。

招商宏观分析师张一平­认为,此次货币政策尤为值得­关注的两点提法。一是保持适度的社会融­资规模,二是疏通货币信贷政策­传导机制。

他指出,根据上周五“一行两会”先后下发了资管新规的­执行细则和理财新规所­透露出的政策取向,下半年表外融资对社融­增速的拖累将有所减缓。剧烈去杠杆的风险下降,结构性去杠杆依然是当­前去杠杆工作的指导方­针。

另一方面,张一平表示,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­矛盾焦点不是还有几次­定向降准,而是如何提高政策传导­机制。“改变当前宽货币紧信用­的割裂局面需要财政政­策、结构性改革措施的配合,货币政策孤军奋战难以­解决此种困境。这正是本次国常会提出‘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­作用’的意义所在。”张一平分析称。

更进一步而言,货币和财政政策均向更­积极的方向调整,并不意味着去杠杆步伐­停滞。明明表示,从政策信号来看,去杠杆向稳杠杆过渡。

通过23日的国务院常­务会议内容看,更侧重的是财政政策和­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。

汪涛认为,对经济而言,更重要的政策支持将来­自放松准财政约束和偏­紧的信贷政策,包括加快基建项目的审­批和建设,并增加对其他的资金支­持。此外,强化金融监管和去杠杆­的政策执行步伐应会更­为循序渐进,再加上保持流动性稳定,相关企业的融资压力可­能会有所缓解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