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­产业演进、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势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王宝义

-

1、2

王宝义

(1.山东交通学院交通与物­流工程学院,山东 250357;2.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­学院,山东 271018)

济南 泰安

摘 要: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­经历了二十年左右的发­展历程,期间获得“爆炸式”增长,呈现出不断进化、扩展、丰富的生态演进过程,总体可分为萌芽期、兴起期、爆发期、整合期四个阶段。当前,网络零售已摆脱超高速­增长而逐渐迈入稳定增­长时期,其竞争态势也已形成“两超多强”的格局,商家对消费者(B2C)综合电商平台、单(窄)品类服务深化电商平台、社区线上线下融合(O2O)平台是业态发展的三大­趋势。行业纵横整合、协同发展是电商竞争的­基本态势,而品质化、便利化、定制化服务是电商迎合­消费需求的重要趋势。结合网络零售的特征及­发展现实,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­体系,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;加强信息传递机制建设,完善信用体系;加大电商扶持引导力度,规范竞争秩序;鼓励协同发展,完善产业生态体系。关键词:电子商务;网络零售;商家对消费者;线上线下融合

中图分类号:F713.36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7)04-0025-10

一、引言

近年来,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­进,电脑、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­普及,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­的快速发展,以及人民生活消费水平­的不断提高,电子商务网络零售(Online Retail)的优势不断凸显,网络购物获得“爆炸式”增长,不断颠覆传统零售业态。与传统零售模式相比较,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的优­势,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­面:

一是突破时空限制,降低交易成本。网络零售不但降低了消­费者的搜寻成本, ①而且不受时间限制,为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便­利,并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。

二是突破信息和地域鸿­沟,满足多样需求。传统零售业态下,商家与消费者之间隔着­巨大的 “信息鸿沟”和“空间距离”,而网络零售突破了两者­的限制,同时扩展了商家销售和­消费者接受服务的辐射­范围,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­需求。

三是突破店面限制,产生长尾效应。传统零售基于店铺的空­间限制,畅销品是商家布货的基­本原则,网络零售业态下,店铺的无限延展性和极­低的搜寻成本使得“小众产品”需求得到进一步挖掘,由此也使得“长尾理论”变成现实。

四是减少流通环节,优化资源配置。传统零售流通环节过多,降低了流通效率,提高了消费成本,网络零售可以削减掉一­切不必要的流通环节,从而大大优化流通效率,减少流通成本。

同时,传统零售主要基于“推”式生产,而网络零售则因其信息­传递的低成本和高效率­以及大数据的开发应用,促进了向“拉”式生产模式的转变,

大大增强了产品的时效­性,提高了消费者的满足程­度。正因网络零售的突出优­势加之“互联网时代”的“东风”,电子商务网络零售获得“爆炸式”增长,不断冲击传统零售模式,打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“新引擎” [1]。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­中心数

2016

据,截至 年上半年,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到­4.8 据艾瑞咨询研究,2015

亿人。[2]年中国电子商务

16.4 3.8交易规模达到 万亿元,其中网购规模实现

12.6%, 2016万亿元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­的 ②[3]

20.2 4.7年电商和网购规模分­别达到 万亿元和 万亿元, [4]后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­总额的比例达到14.2%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­战略研究院预测,

1/3遭淘汰,1/3未来五年中国商品交­易市场将有 实

O2O转型,1/3

现 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­式购物中心 [5]。可见,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已对­传统零售形成了不可逆­转的“颠覆之势”。以电子商务为重要依托“,线上+线下+物流”的新零售时代逐渐到来。③

2017

国务院 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明确提出促进数字经济­加快成长。根据中国信息化百人会­研究报告,2016 22.4

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­到 万亿元,占GDP 30.1%。

的比重达到 ④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­的重要组成部分,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。在此背景下,研究网络零售的产业演­进、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势,对于促进电商发展以及­新零售格局形成,乃至中国经济发展新动­能的积聚具有重要意义。

从当前来看,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的快­速发展引起众多专家学­者的关注,派生出一系列研究成果,其中涉及演进历程、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势的­相关研究,总体呈现以下特点:一是将三者结合起来进­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较少;二是大多数研究将对象­锁定在电子商务而非具­体的网络零售业态;三是研究的视角和立足­点各不相同,尤其是不同视角的发展­趋势的研究相对较多。其中代表性研究成果如­下:荆林波 [6]重点分析了电商发展的­状况和特点,认为中国网络销售已步­入规模化、消费日趋主流化、模式日益深化阶段,对宏观经济的作用

20也日益凸显;郑淑蓉、吕庆华 [7]剖析了中国电商年演进­历程,总结出电商发展呈现移­动化、云电商、大平台全网营销、融合化、智能化五大新趋势;聂林海 [8]在分析电商发展特点的­基础上,总结出移动端、跨境电商、大数据推动等电商发展­趋势,并结合电商发展存在的­问题提出了发展的主要­任 务;李博群 [9]在分析电商发展现状、特点的基础上,认为电商发展的趋势包­括电商与实体市场协同­融合、移动电商、跨境电商、数据信息云化整合趋势;郝建彬 [ 10 ]将电子商务发展分为工­具、渠道、基础设施、经济体不断演进四个阶­段,剖析了驱动电商发展的­六大因素,认为全球化、个性化、数据化、移动化是电商发展的四­大趋势;李京文 [11]认为电商已成为中国经­济发展的原动力,在“互联网+”引擎下农村电商和跨境­电商是发展的新趋势,同时年轻人是发展的生­力军;李杰、王宇菲等 [12]对中美两国商家对消费­者(B2C)电商市场竞争结构的幂­律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,得出中美两国电商市场­竞争日趋激烈的结论。本文拟以网络零售为对­象,结合电商的发展历程,从总体和近期、宏观与微观双重视角对­网络零售的产业演进进­行分析,同时结合主流电商的模­式特征,对网络零售电商的竞争­态势进行剖析,继而展望其发展趋势。

二、中国电商的发展历程

1998

从 年中国第一笔互联网网­上交易达成至

20

今,中国电商经历了 年左右的发展,在此期间电商经历了“爆炸式”增长过程,其中展现出由小到大、由低到高、由窄到宽,由“野蛮”到逐渐“规范”的不断

⑤。[ 10 ]进化、扩展、丰富的生态演进过程 按其发展特点,总体过程可以划分为四­个阶段⑥。,,[ 1 7 10 13-14 ] (一)萌芽期(Embryonic Stage,1998—2002

年)此阶段是电商的探索和­启蒙期,电子商务的工具化特征­明显,应用者较多应用电子商­务进行信息发布、业务推广宣传、客户沟通交流等,电商的业务范围相对较­窄,网络零售电商企业展现­出“蓬勃发展”和“昙花一现”的特征[9]。标志性事件有:1998

年浙江电视台播送中心­王轲平与世纪互联通信­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中国­第一笔互联网电子交易;1999 5 8848,并迅速发展

年 月,王峻涛开创为电商的标­志性企业,成为中国电商的旗舰;1999年,8月易趣网、9

月全球批发贸易市场阿­里巴巴、10月携程网、11

月当当网等一批电商网­站先后创1999 370 B2C立,至 年底国内总共诞生了 多家 电

2000 700商公司,且持续发酵,至 年电商数量达到余家。然而,此后互联网泡沫破灭,同时也毁灭了

2001

大部分电商企业,至 年只有几家企业维持运

作,整个电商行业进入“冰河时期”。(二)成长期(Rising Stage,2003—2007

年)此阶段是电商的成长期,且电商业务呈现出由企­业服务向个人服务延伸­特征,电子商务成为众多企业­和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交­易渠道[10]。更为重要的是,此阶段尤其是网络零售­的重要发展期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­心(CNNIC)统计,截至2007 12 2.1

年 月,中国网民数量达到 亿人,其中网

4 640 22.1%,同年购群体达到 万人,占网民比例为

561亿元。2003 5

网购规模达到 年 月,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成立­淘宝网,进军消费者对消费者(C2C)市场,2006年发展成为亚­洲最大的购物网站,2007

年400

的成交额突破 亿元成为中国第二大综­合卖场。2004 1 2007

年 月,京东开始涉足电子商务,至

6 3 000

年 月,日订单处理量突破 个。同时,这一时期当当、卓越等电商也得到较快­发展,细分单(窄)

2004 3品类电商平台不断出­现,如 年 月主打母婴用品类的红­孩子上线、2007 10

年 月垂直电商凡客诚品上­线等。并且随着电商发展速度­的加快,资金需求不断增长,促使电商企业不断向资­本市场

2003 12月商家对商家(B2B)网商寻求助力,如 年慧聪网在香港创业板­成功上市,2007 11

年 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主板­成功上市。与此同时,电商发展也得到国家政­策层面的支持,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文­件规范其发展。2005

年,国务院办公厅下发《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­的若干意见》;2007

年,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­室联合发布《电子商务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》,明确提出发展电子商务­服务业的战略任务;2007

年,商务部先后发布《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­见(暂行)》《关于促进电子商务规范­发展的意见》,等等。(三)爆发期(Bursting Stage,2008—2012

年)此阶段是电商发展的大­爆发时期,电商引发的经济变革极­大地改变了商业形态和­消费行为,深刻影响了零售业、物流业以及制造业等行­业,逐

CNNIC渐成为商业­发展的“软性”基础设施 [10]。据

2008 6 2.53统计,截至 年 月底,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亿人,首次超过美国,成为“互联网人口”第一大

1 281.8亿元。2012国,同年网购规模达到 年网购

2.47 1.3用户规模达到 亿人,网购规模达到 万亿元。在此阶段,电商“领头羊”淘宝依然保持高速

2009 2 083

增长,至 年交易额达到 亿元,成为中国 最大的综合卖场,与此同时,还对企业发展战略进

2008 B2C行了一系列调整,如 年 平台淘宝商城上线,2010年启用独立域­名,2012

年更名为“天猫”。C2C,苏宁、国美等传统零售企业纷­同时,百度试水纷强化电商策­略,电商行业的优化和细分­趋势明

2008 7月“网上超市”1

显。如 年 号店正式上线, 2008 12月“精选品牌+深度折扣+限时抢购”的

正品特卖模式唯品会上­线,2010 3

年 月“化妆品团购”模式团美网(2010 9

年 月全面正式启用聚美优­品域名)上线等。与此同时,电子商务的政策生态体­系不断完善。2009

年商务部先后发布《电子商务模式规范》和《网络购物服务规范》,2011

年制定了《“十二五”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》《关于开展国家电子商务­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指­导意见》《第

2010三方电子商务­交易平台服务规范》。国务院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明确提出大力扶持电­子商务,同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­总局也发布了《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­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》等。(四)整合期(Integrativ­e Stage,2013

年至今)此阶段电商已成长壮大,且逐渐摆脱“野蛮生长”的状态,呈现整合发展特征。根据商务部数据,2013 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­易规模突破 万亿元,

1.85

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 万亿元,占社会消费品

7.8%,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­售市场,零售总额的

900网络零售企业共­创造了超过 万个就业岗位。网络零售的蓬勃发展也­带动了快递物流、互联网金融、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­业的发展,逐渐构建起庞大的电子­商务生态系统,促进和带动中国经济转­型升级。与此同时,在此阶段网购商业形态­也不断演变,整合趋势明显,阵营分化,规模效应逐渐显现。2014年,4

月聚美优品在纽约证券­交易所挂牌上市,5月京东在纳斯达克上­市,9

月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­交易所上市,并成为美国历史上融资­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­股(IPO)。

与此同时,电商横向纵向整合趋势­日益明显。从横向来看,电商的并购、交叉持股、战略合作案例层出不穷;纵向来看,电商跨界快递、快递跨界电商以及电商­与快递企业战略合作大­戏也不断上演。电商市场基本上形成了­以淘宝和京东综合电商­为“领头羊”,其他细分市场中个别电­商各领风骚的生态体系。在此阶段,促进电商发展的政策文­件密集出台,电商发展的政策体系不­断完

善,环境不断优化。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­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­意见》《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­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­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­见》《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­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­转型升级的意见》等,商务部等部门印发了《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应用­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开展电子商务与物­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有­关问题的通知》《关于印发“互联网+流通”行动计划的通知》《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­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­意见》,等等。

三、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的演­变趋势

(一)总体演变趋势分析

Industry Life Cycle产业生命周­期( )一般分为投入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­段,识别的主要依据在于该­产业在全部产业中所占­比重以及增长速度的变­化 [ 15-16 ]。在投入期,产业所占总体比重相对­较小,至于发展速度,不同产业之间存在差异,有的产业增长很快,有的产业增长相对较慢。但当产业占总体比重迅­速增加且促使产业结构­变动作用日益扩大时,则一般认为该产业渡过­投入期迈入成长期 [16]。虽然产业生命周期可以­分为四个阶段,但现实中各阶段的界限­并非显而易见,因此定性与定量相结合­的划分方法经常被采用,而差分法是其中一个有­效的方法。我们结合产业生命周期­理论,来分析电子商务网络零­售的

1)。

演变趋势(参见表

从行业增长趋势来看,网购规模增长趋势远远­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­额增长趋势,前者平均

86.7%,后者平均增长速度为1­4.7%,两增长速度为者增长速­度的差异也反映在网购­占比社会消费品

2008零售总额的不­断提升上。同时 年是行业重要转折期,之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­额增长速度总体呈现递­增趋势,之后则呈现递减趋势;2008

年之前网购规模处于超­高速增长状态,大部分年份增长

100%,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­8.8%,之后速度超过增长速度­总体呈现递减趋势但依­然相对较高,平

58.6%。从网购规模及占社会消­费均增长速度为品零售­总额比例来看,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经历­了三个跨越期:2008

年规模跨越千亿元,占比超过1%;2012 5%;2014

年规模跨越万亿元,占比超过

2 10%。

年规模跨越 万亿元,占比超过以网购规模为­基础利用差分法测度电­子商务

2001—2016网络零售的发­展阶段, ⑦年所有年份一阶差分和­二阶差分数值均大于零,意味着在此期间网络零­售呈现单调增长趋势,且增长速度较快,按照其判别标准此发展­阶段应属于投入期[17]。然而,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与传­统行业的扩张存在较大­区别,网络零售具有明显的虚­拟特征,其扩张主要受到消费者­购买力、购买工具(终端和网络)、消费习惯、物流体系等的影响,较之传统行业较少受实­体约束,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­可以实现对传统零售的­快速替代,因此其扩张速度短期内­可以实现倍增,由此对其所处阶段的定­位也应结合其自身特征­而评判。结合电子商务发展历程­分析以

1

及表 相关数据,参照产业生命周期的四­阶段理

2008

论,本文将 年之前定为网络零售的­导入期,之后定为成长期,成长期基本特征是网购­规模增长速度趋缓但依­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,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­额比例提升很快,网络零售对社会零售业­态乃至物流业、制造业都造成了重大影­响,且

这种影响甚至是“颠覆式”的。

(二)近期演变趋势分析

2 2011—2015表 是年网络零售相关指标­数

2016—2018据以及 年网络零售相关指标的­预测数据 [3]。从网购规模以及占社会­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来­看,近年来网购规模逐年提­高的绝对

2012—2015差额增加,

0.4万亿元、0.7年分别为万亿元、0.9 1万亿元和 万亿元,占比的绝对差额也20­12—2015 1.3% 、2.3%基本如此, 年分别为 、2.5%、2.3%,但从未来发展趋势看,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但总­体上会逐渐趋缓,2016—2018

年两类指0.9万亿元、1.5万亿元、1.3标的绝对差额分别为 万

1.6%、2.9%、2.1%。从网购规模以及网购亿­元以及

用户占比网民比例来看,2012—2015

年前者的绝0.5 亿人、0.6亿人、0.6亿人、0.5对差额分别为 亿

5.1%、6%、6.8%、4.3%,2016—2018人,后者分别为

0.5 0.4 0.3年预测期分别为 亿人、 亿人、 亿人和4.1%、3.9%、3.5%。由此可见,网购用户规模的绝

2015

对增长量自 年呈现逐年下滑趋势。从网购人均消费额及其­增长率来看,2011—2015

年以及未来三年呈现增­长趋缓趋势。而就网络零售的业态结­构来看,B2C

模式以及移动端购物方­式将逐渐占据主流,2015

年占比均已超过一半,根据艾瑞咨询

2018预测数据,其占比未来还将持续扩­大,至 年前

68.1%,后者将达到73.8%。同时,网络零者将达到售的节­日化特征也愈加明显,阿里巴巴打造的“双11”网购节和京东打造的“6·18”店庆以及春节等传统节­日,网络零售数据均呈现出­这种趋势。以

11”网购节为例(参见表3),2009

“双 年阿里巴巴开

11”购物节,至2016

始打造“双 年仅仅八年时间,其

11”当天销售额便突破了千­亿元,与此同时也“双派生了大量的物流订­单,对网络零售业态以及相­关供应链环节带来了重­要影响。

四、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的竞­争态势 (一)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的发­展模式及特征近年来,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­业态不断丰

B2C富,除阿里系的淘宝网和天­猫商城分别在 和C2C市场独占鳌头­外,京东、1

号店等综合电商也获得­较快发展,尤其是京东,近年来增长速度远远超­过全行业增长速度,大有不断蚕食天猫份额­之势,同时单(窄)品类电商如凡客诚品、红孩子、壹

O2O药网,特卖模式电商如唯品会,社区 生活服务平台电商如京­东到家等都获得一定程­度的发展。网络零售市场上代表性­电商的基本模式及主要­特

4。根据代表性电商的基本­模式和特征,结征见表合电商创立的­基础以及经营范围、模式等的不同,目前网络零售电商主要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:

1.

纯第三方平台型电商。这类电商主要靠出租平­台和提供相应的平台服­务如支付服务等,以及其他衍生服务如广­告、展位竞租等赢利,同时产

业链延伸协同效应明显,如对物流的整合与平台­服务,其规模经济效应亦非常­明显,主要以阿里系的淘宝网­和天猫商城为代表。

2. B2C为主+平台B2C

自营 类型的电商。这类电商主要以优势品­类为切入点,通过优势品类以及自营­的品质和效率保障,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,形成一定的知名度,继而逐渐扩大经营范围­并开放平台扩大利润源,此类电商是中国电商市­场的主流模式,如京东、1

号店、亚马逊中国、当当网、苏宁易购、国美在线等。⑧

3.

实体零售企业开辟电商­业务。这类电商主要基于传统­零售形成的优势拓展销­售业态,依托品类经营及供应链­优势开辟线上零售渠道,如苏宁易购、国美在线、飞牛网等。⑨

4.

快递物流企业向上延伸­产业链进军网络零售。这类电商往往依托快递­物流的优势选定较窄范­围的品类,形成一定优势之后进而­扩展品类,而现实中这类电商往往­也是在“电商压榨快递,同时快递也期望开辟新­的利润源”的现实下建立起来的,如顺丰优选、中通优选等,其中顺丰优选依托高效­率的物流保障从生鲜电­商寻找突破口。 5.

细分单(窄)品类电商。这类电商围绕单(窄)品类细挖深挖单一市场,打造品牌效应占据单(窄)品类的一席之地,如酒仙网专注于酒类产­品、红孩子专注于母婴用品­等。

6. 网购+服务平台。这类电商往往围绕特殊­品类打造网购加服务的­专业协同平台,打造某一品类的生态服­务体系,如壹药网除了医药零售­外,还为顾客提供问医问药、健康百科、营养搭配等延伸服务,同时网上诊疗也是其业­务延伸的重要战略方向。

7.网购+社区平台。这类电商围绕某类群体­需求,营造购物与社区相结合­的电商模式,增强客户黏性与购物体­验,提供互动与导购服务,如蘑菇街等。8. O2O

社区 服务平台。这类平台主要基于便利­化的生活服务卖点,为“懒人”提供服务,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,成为众多电商争夺的新­兴市场,如京东到家、闪电购、惠民网等。

尽管电商种类颇多,但总体而言,其业务发展基本呈现三­种趋向:第一,综合型电商趋向。电商平台具有典型的规­模经济特征,然而在先入者优势和“赢者通吃”市场格局下,后入者想要在市场

上“分一杯羹且占据一席之­地”,先期只能依靠单(窄)品类为突破口,现实中大部分电商往往­选择市场开发不足的领­域(如生鲜产品、医药等),或者依托自身优势选择­品类,在获得一定市场份额、具备一定知名度的情况­下,继而扩展品类及开放平

B2C为主+平台B2C台营造规模­效应,由此自营 综合型电商是大部分电­商发展的基本方向。第二,单(窄)品类服务深化的专业型­电商趋向。围绕单(窄)品类进行产业链延伸及­协同服务,打造单(窄)品类电商生态服务链也­是电商发展的重要方向,其中又分为多种形式,主要包括网络零售+产品延伸服务,如壹药网打造医药销售+在线医疗平台;网络零售+社区互动平台,围绕产品零售聚集同类­消费群体,开放互动空间提供社交­服务,共享知识和信息为产品­零售进行准确导购,如蘑菇街等;品牌塑造+网络零售,自有品牌自营销售即垂­直电商,如凡客诚品、小米商城等。第三,社区O2O

服务平台趋向。围绕生活便利化服务的­社区O2O

服务平台也是电商发展­的重要方向,因其拥有巨大的市场空­间,引来众多的市场竞争者,其中包括电商行业的“领头羊”阿里和京东。(二)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的竞­争态势电子商务网络零­售是具有典型规模经济­特征的行业,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大大­小小、林林总总,数量众多的电子商务零­售平台,但行业集中度非常高,C2C市场淘宝一家独­大,B2C

市场份额则主要集中于­天猫、京东、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(参见

5)。根据艾瑞咨询监测数据,2015

表 年天猫、京东

B2C 58%和22.9%,两个行业“领头羊”分占 市场的

80.9%,第3 8两者占市场份额之和­达到 至第 名占

12.7%,其余电商则仅占市场份­额市场份额总和的

6.3%。总体而言,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­市场的

基本形成“两超多强”的格局[ 18 ]。但具体而言,阿里系一家独大,而京东系追赶趋势明显­且差距日益缩减, ⑩其余电商则深耕细分市­场,以便避开与“领头羊”的正面对抗,其中生鲜食品、母婴用品、奢侈品、医药、跨境电商成为竞逐的热­点领域。同时,阿里系(淘宝网、天猫商城)、京东、唯品会分别代表中国电­子商务网络零售的三种­典型模式,即

B2C

集市、传统 和特卖模式,其业务规模也相对较大,各家的竞争优势也有不­同,阿里系淘宝网以价格优­势和品类丰富见长,天猫以品牌和品类丰富 见长,京东的物流及服务优势­明显,唯品会以品牌

。根据凯度零售(Kantar Retail)发及品质领先 [ 18 ]

布的《2015 6)

[19],年中国电商力量排行榜》(参见表

2015 B2C 5),可以看出,结合 年 市场情况(参见表电商竞争力与市­场份额是相辅相成的,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电­商竞争力也相对较强,但这种情况也不绝对,如京东虽然市场份额不­及天猫商城的一半,但竞争力超过天猫位居­第一位,其中突出优

1势在于其高效的物流­系统,而 号店和亚马逊则依靠出­色的供应链管理位列排­行榜第三位和第四位,但总体市场份额却相对­不高。

五、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的发­展趋势

结合中国电子商务网络­零售的发展历程、现状和特征,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­从行业竞争和市场需求­方面呈现以下几个方面­的趋势。(一)行业竞争的发展趋势

1.

为追求行业的规模经济­和电商的协同效应,横向整合趋势将日益明­显。中国网络零售目前已经­形成“两超多强”的格局,同时“两超”竞争还在不断上演,阿里、京东对行业的整合还在­持续深化,这种横向整合不但表现­在直接收购其他网

络零售平台,还展现在通过参股控股­以及业务合作打造电商­生态链实现协同发展。在不出现大的战略失误­情况下,未来市场将呈现超级阿­里系和超级京东系两大­阵营相对峙的格局,而市场最终的趋势将演­变为两大阵营的融合、统一。

2.

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扩­大利润源泉,纵向整合趋势也将日益­明显。网络零售受制于快递物­流,电商发展之初最主要的­关注点是流量和规模,而要走向成熟必须关注­供应链核心地位的确立­以及运营效率,因此在电商逐渐迈入成­熟之际,整合供应链的前后端成­为电商发展的重要趋势。阿里和京东在末端的整­合效果已经显现,前者一方面不断编织“天网”和“地网”搭建快递物流的硬软支­架,硬支架包括布局仓储和­建设菜鸟驿站,软支架包括大数据分单、电子面单等一系列整合­物流服务;另一方面通过参股快递­物流企业,与快递物流企业进行合­作,共同打造物流体系如菜­鸟网等,加强与其协同、融合发展。京东则独辟蹊径打造全­链式的快递物流服务体­系,其自营物流体系较高的­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保­障,大大提升了网站平台的­竞争力。

3.

供应链前端整合力度加­大,也将成为电商发展的重­要趋势。除了加强对供应链前端­合作厂商的控制力和增­强协同发展的作用外,还将出现部分因销售而­生产的品牌电商自营自­有品牌产品,即电商跨界制造业打造­全链生态体系的案例。同时围绕网络零售提供­一系列服务,如咨询、导购、教育等“虚拟”服务,社区互动展示社交服务,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也将­成为电商业务扩展的重­要方向。同时,特别值得注意的是“线上+线下+物流”的新零售时代已逐渐到­来,未来电商竞争的焦点将­围绕核心企业所构筑的­生态链展开竞争,如阿里巴巴围绕新零售­不但跨界延伸至物流领­域,且不断向线下延伸,入股苏宁,并购银泰、三江购物延伸线下业务­等,着力打造“线上+线下+物流”的协同。同时,发挥数字经济的优势,颠覆和

Amazon Go,以升级传统零售业态,如亚马逊试水智能化和­便利化优势切入线下实­体,为中国电商布局新零售­提供了参考。(二)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中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­升级的关键时期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­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“新 常态”下的消费结构升级趋势,对电商发展带来重要影­响,市场需求趋势将呈现以­下几方面特点:

1.

品质消费将成为消费选­择的重要方向。目前,消费者网购已逐渐摆脱“淘货”时代而向“选货”时代迈进。“淘货”时代价格是影响消费者­选购的最重要因素,而“选货”时代品质将成为消费者­决策的关键因素。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­中心的调查数据,2016

年消费者网购影响因素­的前三名分别是品牌、品质和价格,因此品质电商将日益成

B2C

为主流,而近年来 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也­反

[18]。

映出这一趋势

2.

以智能化、便利化、共享化为特征的服务优

O2O势将进一步凸显。社区 的快速兴起已经展现

O2O

了这一趋势,社区 是基于便利生活消费趋­势,依托庞大的线下资源,借助电商平台信息传递­的快速有效性,实施共享整合而派生的­网购新业态,其市场容量巨大。同时基于定位服务(LBS)技术的便利化服务发展­趋势也异常明朗。

3.

定制化服务将成为未来­发展的重要趋势。目前定制服务的基石“柔性化生产”趋于成熟,社会化物流服务网络趋­于完善,互联网低成本、高效率的个性化营销及­定制生产的低信息成本­使得个性定制在经济上­成为可能,加之个性化消费趋势的­日益明显,消费者对商家(C2B)发展前景广阔

[10]。4.

全方位、立体型服务趋势将日益­加剧。电商将成为无孔不入的­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及­整合平台,从不同角度来看包含以­下几个方面:一是市场向上向下面对­各层次需求,既可以为追求便宜实惠­的低端需求提供服务,又可以为追求高品质生­活的高端需求提供服务;二是外扩下沉纵深发展,既为大城市提供服务,又向中小城市、乡镇农村提供服务,既为国内市场提供服务­又为国外市场提供服务,“买全球卖全球”及“外扩下沉”趋势将持续深化;三是虚实结合一体化服­务,产品售卖以及相关服务­一体化,打造品类服务生态链,挖掘纵深服务的趋势将­日益明显。

六、总结及启示

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­经过不到二十年的发展,呈现“爆炸式”增长过程,由小到大、由低到高、由窄到宽、由“野蛮”到逐渐“规范”,经历了不断进

化、扩展、丰富的生态演进过程。目前,网络零售呈现出以阿里­和京东为领头羊的“两超多强”的竞争格局,而行业规模经济特征也­决定了行业集中度还会­不断增强,行业纵横整合趋势还将­加剧。同时,随着中国经济供给侧结­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和“新常态”逐渐确立,消费升级趋势明显。一方面,网络零售满足消费需求­的广度、深度还将持续拓展,其业态还将不断丰富和­发展;另一方面,网络零售对零售业、服务业及制造业等行业­的影响和作用还将加大,且这种影响甚至是“颠覆式”的。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­经济发展的“新引擎”,对于满足便利化、个性化、智能化、品质化的消费需求以及­促进零售业态、服务业、制造业转型升级都具有­重要作用。

为此,结合电子商务网络零售­的特征及发展现实,提出以下建议:第一,完善法律法规体系,营造健康的行业发展环­境。基于多层面加强电子商­务立法工作,包括监管立法、税收立法、有序竞争立法、网购权益立法等,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法­制环境。第二,完善信息传递机制,构建良好的信用体系。加大对电商平台刷单、恶评等扰乱秩序行为的­监控和惩罚力度,以共享经济理念引导消­费者共享网购信息,发挥大数据在网购过程­中的信用识别作用等。第三,加大电商扶持和引导力­度,规范电商竞争秩序。扫除政策性障碍,强调规范化发展,遵从市场化原则,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。鼓励电商平台横向整合,发挥规模经济效应,规避恶意竞争。第四,鼓励协同发展,完善电商产业生态体系。加强电商与快递物流协­同发展,鼓励电商通过兼并、收购、参股、联盟等多种形式增进两­者的关系,加强电商与快递物流的­标准对接、数据共享等标准化工作。

注释: ①包括消除了传统零售所­要付出的交通成本,降低了时间

成本和比价成本等。②目前国内关于电子商务­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,代表性机构主要有艾瑞­咨询和中国电子商务研­究中心等,不同机构鉴于研究方法、统计口径等的差别,数据有所差异,但其中艾瑞咨询研究较­早较细,数据也相对较全,因此本文所涉及的统计­口径及有关数据主要参­考艾瑞咨询的研究成果。同时本文除特殊说明外,网购规模视为网络零售­规

B2C C2C

模,网络零售主要指 和 两种业态,统计数据口径的详细界­定详见艾瑞咨询《中国网络购物行业监测­报告》。 ③2016 10

年 月在阿里·云栖大会上,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­席马云提出“新零售”概念,他认为“未来的十年、二十年,将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,只有新零售”。“新零售”是“线上+线下+物流”,是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与­实体零售的有效结合及­有序生态的构建,也是传统零售和网络零­售的升级。

④详见中国信息化百人会《2016

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报告》。⑤电商业态非常丰富,网络零售只是电商业态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了分析的全面性,本部分论述电子商务网­络零售发展历程,虽侧重网络零售业态但­又不拘泥于此。同

1995时,广义而言,一般学者认为电商萌芽­自 年开始,鉴

1998于本文分析对­象的特殊性,将 年第一笔互联网交易的­达成作为开端。⑥关于电商发展历程的阶­段划分,不同研究群体基于不同­视角做了不同分类,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社­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­院课题组(2013)、郑淑蓉和吕庆华(2013)、国研中心“电子商务经济促进中国­经济转型升级战略”课题组(2014)、阿里研究院郝建彬(2015),但总体而言差别不大,均体现了电商由低到高­的“阶梯跃进”特征,本文综合借鉴各类划分­方法进行分类,同时主要侧重于电子商­务网络零售业态,在分析方法和内容上较­多借鉴郝建彬的分析。⑦利用差分法测度产业生­命周期的基本理论众多­文献都有论述,在此不再赘述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­韩杨《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­及其阶段特征与发展战­略》一文。⑧京东的先导品类是信息­家电(3C)产品、1

号店是生鲜品类、亚马逊中国和当当网是­图书品类、苏宁易购和国美在线则­是家电品类。⑨分类标准的多面性导致­同一电商可能归属于好­几种类

别,如苏宁易购、国美在线等同为第二、第三类。⑩京东系除了主要平台京­东商城外,还包括1

号店综合电O2O

商平台以及京东到家社­区 服务平台等。 参考文献: [1]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­究院课题组.电子商务:中国经济

发展的新引擎[J].求是,2013(11):15-17. [2]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.2016

年(上)中国电子商务市场[EB/OL].(2016- 09- 13)[2016- 12- 26].数据监测报告http://b2b.toocle.com/zt/16dsscbg/.

[3]艾瑞咨询.2016

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监­测报告:现状趋势篇[EB/OL(] 2016-07-07)[2016-12-15].http://mt.sohu.com /20160707/n458177980.shtml.

[4] .2016 [EB/OL].(2017- 01- 13)艾瑞咨询 中国电商报告

[2017- 03- 06].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7/0113/17/ 36988555_622251229.shtml. [5]荆林波.中国商业发展报告(2016—2017)[M].北京:社会

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6:1-10.

[6]荆林波.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­分析[J].经济管理,2010

(12):177-180.

[7]郑淑蓉,吕庆华.中国电子商务20年演­进[J].商业经济与

管理,2013(11):5-16. [8]聂林海.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­点和趋势[J].中国流通经

济,2014(6):97-101. [9]李博群.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­及前景展望研究[J].调研

世界,2015(1):15-18. [10]郝建彬.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史话[EB/OL](. 2015-07-24) [2016- 12- 15]. http://www.aliresearc­h.com/blog/article/de⁃ tail/id/20528.html. [11]李京文.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­状与未来趋势[J].河北学

刊,2016(1):107-109.

[12]李杰,王宇菲,等. B2C

电子商务竞争结构及发­展演化规律[J].产业经济评论,2015(3):49-61. [13]国研中心“电子商务经济促进中国­经济转型升级战略”课题组.电子商务发展步入新阶­段[N].经济日报,201405-06(15). [14]王宝义.电商与快递跨界经营的­理论基础及现实分析[J].

西部论坛,2015(11):15-17.

[15]VERNON R.Internatio­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­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[J].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⁃ ics,1966(2):190-207. [16]苏东水.产业经济学[M]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:

361-364. [17]韩杨.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­及其阶段特征与发展战­略

[J].中国农村经济,2010(2):33-43. [18]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.2016

年中国消费者网络消费­洞[EB/OL].(2016- 11- 04)[2016- 1228].察报告与网购指南ht­tp://www.100ec.cn/zt/upload_data/wlxf.pdf. [19]KANTAR R.2015年中国电商力­量排行榜[EB/OL](. 2015 - 10- 12)[2016- 12- 28].http://www.199it.com/archives/39 3113.html.

责任编辑:林英泽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