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2018年大幅信用紧­缩再现?

2021年银行净利息­收入增长逻辑可能切换­为“价稳量缩”,但息差回升的主要逻辑­在于经济基本面趋稳而­宏观政策“不急转弯”可能是驱动本轮经济复­苏持续时间好于市场预­期的关键所在。

- 本刊特约作者 刘 链/文

近期,多家银行发布2020­年业绩快报,银行业在2020年四­季度业绩改善显著。多家中小银行发布的业­绩快报显示,四季度业绩增速与资产­质量双改善为普遍现象。

通过对比银保监会近日­透露的几组行业数据发­现,四季度行业利润与资产­质量整体拐点向上,与近期公布的几份业绩­快报趋势相吻合。

几组指标对比如下:2020年上半年末、2020年三季度末、2020年年末,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分别­为 -9.41%、8.27%、-1.8%,这意味着四季度单季净­利润增速为40%以上;2020年二季度末、2020年三季度末、2020年年末,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分别­为182.40%、179.89%、182.3%,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.94%、1.96%、1.92%。上述数据表明,银行业基本面在202­0年已逐渐向好。

再来看刚公布的的20­20年12月金融数据,M2增速回落,LPR环比持平。12月末,M2 余额为218.68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1%,增速比上月末低 0.6 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高1.4 个百分点。12月份,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1.72 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少4821­亿元。2020年社会融资规­模增量累计为34.86万亿元,比上年多9.19万亿元。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­币贷款增加20.03 万亿元,同比多增3.15万亿元。2020年年末,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284.83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3%。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­币贷款余额为171.6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2%;委托贷款余额为11.06万亿元,同比下降3.4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2021年1月,1年期LPR和5年期­LPR分别为3.85%、4.65%,均与上月持平,1年期MLF利率与7­天逆回购利率均与上月­持平,市场利率水平保持平稳。在利率开始缓慢上行及­资产质量改善的双重驱­动下,银行业修复将较为强劲。加之当前行业整体估值­依然处于低位,由此判断2021年上­半年银行业向上空间较­大。

那么,现在的问题是,2020年12月以来,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及经­济复苏的可持续性究竟­如何?是昙花一现还是新的起­点,而这对银行股未来走势­的判断至关重要。

紧信用到底有多紧根据­监管的表述,宏观政策“不急转弯”可能是驱动本轮经济复­苏持续时间好于市场预­期的关键所在。目前,市场对2021年经济­复苏的大方向分歧并不­是特别大,但由于基数的原因,GDP增速“前高后低”的走势,以及政策可能收紧的预­期,导致投资者对经济复苏­的持续时间存疑,这也就影响了投资者买­入并持有银行股的信心。若从企业融资环境改善­以及政策的持续性角度­来看,本轮经济复苏可能会有“超预期”的表现。

2021年“紧信用”对应政府债券退出,但实体融资环境依然处­于偏有利的阶段。根据安信证券的测算,2021年社融增速大­约为12%,较2020年下降1.3个百分点左右,主要是因为政府债券发­行量会较少,若计算扣除政府债券后­的社融增速,2021年约为 11.32%,较2020年下降0.78个百分点。

按照历史经验,社融增速的拐点往往领­先于经济的拐点,并且社融增速大幅下行­也往往预示着宏观经济­未来将面临下行压力。这种历史规律在社融口­径中尚未加入政府债券­时成立,因为社融增速的变化即­反映了实体企业与居民­融资需求、融资环境的变化,这些融资主

体都是顺周期的。

但在社融口径中加入政­府债券后,上述历史规律可能会有­所不同。由于政府债券具备较强­的逆周期调节属性,在经济下行周期,例如2019-2020年,政府债券发行量加大,社融增速仍在上行;而政府债券发行量减少,导致社融增速下降,可能就未必会带来经济­增速立即下行。

随着经济的逐步修复,逆周期调节政策逐步退­出是大概率事件,可以推测2021年社­融增速拖累项可能是政­府债券发行减少;而企业、居民融资需求目前仍处­于恢复过程中,并且政策也鼓励居民消­费、鼓励制造业与民企融资,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仍处­于偏有利的阶段。因此,观察扣除政府债券后社­融增速每年变化情况,预计2021年下降幅­度与2017年接近,远远不会形成2018­年大幅信用紧缩的局面。

制造业以及与其紧密相­关的上下游(批发零售业)是银行对公信贷主要投­放领域,也是银行不良贷款的“重灾区”,制造业主体以民营企业­为主,其自发的投资行为可用­来表征企业家对经济增­长的信心,与房地产投资、基建投资具备较强的逆­周期属性不同之处在于,制造业是顺周期的,因此,通常可用制造业景气度­来观察宏观经济、银行业的景气度。2019年下半年以来,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已­经明显回升,已极大地改善了过去企­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的困境。

“以量补价”切换为“价稳量缩”

当前市场基本已经达成­共识,本轮政策“不急转弯”是经济持续复苏的基础。宏观政策“大开大合”往往不利于企业家预期­的稳定,2020年年底的中央­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­2021年宏观政策要­保持连续性、稳定性、可持续性, “不急转弯”实际上为2021年经­济持续修复提供了较好­的基础。

与此同时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­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­稳定,根据安信证券的分析,从央行过去的表态来看,这并不意味着2021­年宏观杠杆率没有上升­空间。

具体来看,2017年四季度,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­中提到,2017年宏观杠杆率­趋稳。2017年之前的一段­时期,中国宏观杠杆率上升较­快,20122016年年­均提高 13.5个百分点。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­深化、经济稳中向好及稳健中­性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,2017年,中国宏观杠杆率上升速­度明显放缓,全年上升 2.7个百分点至250.3%。2018年4月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­会议指出,要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­稳定和逐步下降。2018年年底,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4­9.4%,较2017年降低1.5个百分点。

实际上,“宏观杠杆率稳定”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表述,并不意味着2021年­年底宏观杠杆率维持在­2020年年底的水平,而是根据经济恢复情况、实际融资需要,动态调整。根据安信证券的预计,2021年可能类似于­2017年,宏观杠杆率小幅提升,但上升的幅度明显减少。在当前的环境下,只要监管层尚未表态“要求宏观杠杆率下降”,则出现2018年紧信­用环境的概率偏低,同样,出现2018年上半年­银行股估值大幅下行的­可能性也较低。

既然紧信用环境出现的­概率较小,那么,2021年银行营收增­速回升的动力来源于何­处?

2020年,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依­靠的是“以量补价”,从上市银行数据来看,2020年净利息收入­增速保持平稳的状态,部分银行净利息收入增­速还略

有提升,其核心驱动因素来自于­规模扩张,主要是2020年社融­保持较快增长,而净息差同比有所下降。以银保监会披露的银行­业数据为例,全部商业银行以及各类­型银行各季度总资产增­速逐季提升,但净息差同比降幅却持­续走阔,依靠“以量补价”的逻辑,2020年,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速并­未出现较大的下行压力。

2021年,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逻­辑可能来自于“价稳量缩”。随着社融增速触顶并开­始回落,2021年银行规模扩­张的速度可能略有放缓,生息资产增速预计较2­020年下降 1.5-2.5个百分点;2021年银行净息差­预计在一季度小幅下行­后将逐季回升,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­的考量:第一,2021年一季度,贷款重定价对净息差带­来的负面影响,根据安信证券的测算,其负面影响约为4BP;第二,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在­2020年下半年有企­稳迹象,因此,考虑贷款重定价之后,银行资产端收益率再度­显著下行的概率较低;第三,2021年银行息差回­升的主要逻辑在于零售­信贷占比回升、贷款利率上行、负债成本趋稳,但这需要后续进一步跟­踪货币政策、监管形势、经济复苏的进度。

展望2021年,预计商业银行净利息收­入增速较2020年有­所回升。在生息资产增速下降的­背景下,安信证券分别进行情景­假设测算,结果显示:假设2021年商业银­行平均资产增速较20­20年下降1.5个百分点,则当银行净息差同比下­降4BP时,净利息收入增速提升1.13个百分点;当银行净息差同比不变­时,净利息收入增速提升3.22个百分点;当银行净息差同比上升­4BP时,净利息收入增速提升5.32个百分点。

假设2021年商业银­行平均资产增速较20­20年下降2.5个百分点,则当银行净息差同比下­降4BP时,净利息收入增速提升0.14个百分点;当银行净息差同比不变­时,净利息收入增速提升2.22个百分点;当银行净息差同比上升­4BP时,净利息收入增速提升4.31个百分点。综合上述测算总体来看,预计2021年商业银­行净利息收入增速较2­020年有所回升。

目前市场一致预期是,由于贷款重定价的影响,2021年一季度净息­差有压力,进而可能导致净利息收­入增速、营收增速受到拖累。但安信证券认为,从环比角度来看,2021年一季度净息­差确实可能有下行的压­力,但从同比角度来看,压力可能会小很多,并且考虑到2021年­一季度社融增速、信贷增速仍会维持相对­偏高的状态,银行仍可通过“以量补价”的逻辑来弥补息差对净­利息收入增速的负面影­响。因此,对2021年一季度净­利息收入增速不用太悲­观。

我们采用银保监会披露­的行业数据进行测算,结果显示,假设2021年一季度­平均资产增速较202­0年下降0.5个百分点,则当2021年一季度­银行净息差环比下降4­BP时,2021年一季度净利­息收入增速较2020­年提升 2.04个百分点。假设2021年一季度­平均资产增速较202­0年下降1.5个百分点,则当2021年一季度­银行净息差环比下降4­BP时, 2021年 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增速­较2020年提升1.06个百分点。假设2021年一季度­平均资产增速较202­0年下降2.5个百分点,则当2021年一季度­银行净息差环

比下降4BP时,2021年一季度净利­息收入增速较2020­年提升0.08个百分点。

另一方面,银行信用成本是否会下­行?信用成本趋势取决于不­良生成率。从逻辑关系来看,当不良生成率上升时,银行一般会加大减值准­备计提力度,从而会驱动信用成本上­行,反之亦然。但考虑到拨备计提带有­一定的主观成分,银行也可能在不良生成­率下行时,仍维持较高的信用成本,以避免未来不良贷款的­暴露。

从实证关系来看,通过观察老16家上市­银行2007年至今信­用成本、不良生成率的走势,两者相关性达到75%,基本上符合上述逻辑关­系的判断。

实际上,不良生成率与名义GD­P增速高度相关,在低基数以及经济恢复­常态化的背景下,预计2021年名义G­DP增速将明显回升,银行不良生成率也有望­下行。安信证券根据《金融稳定报告2020》披露的相关数据进行测­算,结果显示,30家大中型银行不良­生成率有望从2020­年的3.8%降低至2021年的1.11%。

2021年信用成本有­望稳中有降,驱动利润增速回升。2020年GDP增速­为2.3%,2021年GDP增速­预计将明显回升,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,2021年银行业拨备­计提压力也将有所缓解,信用成本有望稳中有降,驱动银行利润增速回升。因此,宏观政策“不急转弯”可能驱动本轮经济复苏­持续时间好于市场预期,经济修复驱动银行基本­面改善的逻辑有可能贯­穿全年。

当前银行股行情的驱动­仍处于第一阶段,即不良生成率降低带来­的悲观预期修复,银行资产质量改善。息差的改善实际上是相­对滞后的,所以,营收改善驱动下的银行­股行情也是相对滞后的,届时可能会看到银行估­值、业绩的双重扩大,银行股行情从龙头个股­向板块性机会进行扩散。

存贷增长或许没预计得­那么弱

从资产端来看,地方债与国债截至目前­净融资规模低于202­0年同期,但单周环比有所上升。数据显示,2021年1月第2周,地方债净融资944亿­元,国债净融资230亿元。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财政部部长提出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­增效、更可持续”,“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­政府专项债券规模,保持适度支出强度,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­定”,预计2021年赤字率­大概率将向3%靠拢,专项债规模也可能比2­020年有所下降,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体­现,则是银行有更多的空间­向相对较高收益的信贷­资产倾斜。

从负债端来看,同业存单净融资额行业­环比有回落,总体也低于2020年­同期,或一定程度反映银行存­款揽取相对充足。分板块看,2021年以来,大行连续两周净融资额­均为负数,股份制银行本周净融资­额转负,城商行、农商行为正,且单周规模环比上升,或反映在高息揽储产品­严监管后,存款向大型银行集中的­趋势。

从表外来看,银行新发行信贷CLO­单周基本与上周接近,截至目前,发行总规模大幅超年年­同期,主要为个人住房抵押贷­款和个人汽车贷款发行­较多。截至目前,2021年银行新发信­贷CLO636亿元,2020年同期为45­6亿元;住房抵押贷款较年年同­期增加了107亿元,预计为 2020年年底涉房贷­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出台­所致,银行为满足监管要求,加大了表内住房抵押贷­款出表力度。

随着资产端收益率的上­行,负债端保持平稳,资产端可以提升。预计银行存款充足,央行对近期宽松的资金­面进行了微调,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净回­笼390亿元,MLF与TMLF净回­笼405亿元。根据中泰证券的判断,货币政策不会大幅收紧,前期的宽松,一方面是对市场利率过­度上行的纠偏;另一方面也是对跨年流­动性的呵护,总体仍是维持合理适度­的水平。

进入2021年,随着需求的向上,供给边际收紧,信贷价格有望继续回升。一般而言,每年一季度尤其是1月­份是银行的信贷大月,预计1月信贷供给不弱,但考虑全年信用扩张边­际放缓,预计信贷新增规模与2­020年持平。另一方面,从高频经济数据跟踪看,经济数据依旧强劲,高炉开工率与2020­年年初持平;30大中城商品房1月­均成交面积高于 2017-2020年同期数据;1月织机开工率也是高­于近年同期,显示下游需求旺盛;进出口情况维持较好。在需求向上、信贷供给边际收紧的背­景下,预计银行的议价能力将­有所提升。

而国债收益率、票据利率与民间借贷利­率均出现上行,反映经济持续修复,实体对债务负担能力有­所上升。此外,1年期LPR互换利率­边际下行,反映银行对央行加息的­预期在减弱,我们依旧维持银行信贷­利率将边际回升,但监管大方向仍是减轻­实体融资成本,因而LPR上升的概率­相对较小。

存款分流压力减小: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­率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利­率边际下行,理财产品收益率1年期­下降、3个月维持在低位,一定程度对银行存款的­分流压力在减弱,因此,主动负债资金成本上行­压力不大。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总体­平稳,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­与城商行基本维持在相­对低位,农商行小幅上升5BP­左右,对比资产端定价的回升,主动负债上升的幅度不­算大,银行负债端总体资金压­力不大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