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onomic Digest

四大理財陷阱精明中產­要識避

中產人士雖然收入高,但支出同樣高,故不少人每月都由中產­變為「月光族」。倘若不想成為「月光族」,除要做到開源節流外,還要避免踏進以下的理­財陷阱。

-

現時信用卡愈益普及,大部分商店或餐廳都接­受以信用卡付款。加上銀行常與商店合作,推出各式各樣的優惠推­廣,使大部分港人都習慣以­信用卡消費。

儘管信用卡非常方便,但同時亦會讓人無意間­過度消費,當月尾收到令人咋舌的­月結單才後悔已來不及。

陷阱一:沒有計劃消費

倘若沒有計劃消費,想「使」就「使」,除讓自己有機會成為「月光族」外,還會讓,還會讓原可用作投資的­錢花掉,失去掉,失去

「錢搵錢」的機會。

因此,卡戶定必須建立良建立­良好的消費習慣,如善用記賬用記賬手機­應用程式(App),紀錄紀錄每個月的支出­狀況。

無論是大至供樓或租或­租樓支出;還是小至車費、、飯錢等,一律記錄於記賬賬

App中。

另外,打工仔亦應應該將每月­支出分為必要日常開支­及消閒開支, 從而限制自己的非必要

開支。

最好可將六成收入作為­定額存款及其他日常開­支,餘下四成才作消閒開支。

陷阱二:只還Min Pay

使用信用卡除有機會陷­入過度消費的危機外,還有一個邪惡的地方,就是可以只償還最低還­款額(Min Pay)。

Min Pay即每月還結欠卡­數之5%,利息由簽賬當日開始計­算,而且是複息計算,與分期付款是不同的概­念。

據金管局最新數字顯示,2016年第四季約有­1,661萬個信用卡賬戶,應收賬款總額高達1,232億元。

其中,近兩成為轉期賬款,即尚未全數清還結欠但­最少償還Min Pay,總額高達近227億元。

雖然償還Min Pay可解決短期還款­壓力,但最壞情況卻會跌入長­期負債危機,例如需向不同銀行借貸,以此債冚彼債。

根據東亞銀行網上信用­卡結欠還款計算機,倘若欠20,000元,以月息2.58厘計算,每月只還Min Pay,需要315個月(即26年3個月)才能還清該筆卡數。

即借款人需連本帶利償­還69,104元予銀行,約為本金的3.5倍。

值得留意的是,期間不能再增加任何卡­數;否則,還

款年期及還款額會更長。

由此可見,只還Min Pay是極度不智的行­為,亦是使用信用卡的一大­陷阱。

市面上有不少可「以小博大」的結構性投資產品,如牛熊證、窩輪等。

該投資產品只需承擔利­息開支以換取槓桿效應,投資者毋須支付購入相­關資產的全數金額。

陷阱三:大額投資高風險產品

但牛熊證設有強制收回­機制,只要相關資產價格觸及­收回價,即使該牛熊證尚未到期,亦會即時強制收回,投資者就會損失部分甚­至所有投資金額。

正正因其有「輸有限,贏無限」的原理,因此不少投資者會以小­額投資作投機,或對沖風險。

不過,部分投資者卻誤以為該­投資產品能輕易達到高­投資回報率,甚至期望藉其「賺大錢」而作大額投資,忽略其中的風險。

實際上,由於該類投資產品風險­較高,故大家不宜投 資過多於此,以免損失全部投資金額。

此外,一個家庭應預留最少三­個月開支的應急資金,以防有意外時,仍可維持日常生活。

陷阱四:未預留應急資金

不過,部分人認為應急資金不­設實際,直至發生意外時才發現­無法應付,繼而向銀行甚至財務公­司借貸渡過財政難關,並影響自身理財計劃。

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­統計數字,本港家庭債務近年持續­飆升。

截至2016年11月­底,住戶貸款餘額於過去十­年累計增長108%,於2015年底更高達­15,940億元。

截至2015年底,平均每個本地家庭的負­債額為64.6萬元;2005年同期僅34.9萬元。

目前家庭最主要的債務­為按揭貸款,佔未償還總額的70%。

倘若借款人一旦遇上任­何意外,而又沒有預留應急資金,無法償還貸款,有機會需變賣物業應急,打亂投資部署。

 ?? (Thickstock­圖片) ?? 文:詹詠渝
(Thickstock­圖片) 文:詹詠渝
 ?? (Thickstock­圖片) ??
(Thickstock­圖片)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